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一切有限之物皆免不了變化」:哲學證明

「我」的核心是一種思維,這思維包含著將「一切事物的本質」與事物的「個別表象」分離的普遍性,也包含了辨認、區別「事物表象特殊差異」的個別性。


 


「存在」或「有」是絕對的一個謂詞。先於一切規定性(在一切的規定性之前)的無規定性,也是無規定性的直接性,那最原始的無規定性,就是這裡所說的「有」。「有」不可感覺、不可直觀、不可表象,「有」是一種純粹思想(純思)。


 


把「有」認為是有任何「個別的」存在,任何一個感覺中或心靈中偶然的東西,這一切把「有」加上具體化的東西的嘗試,會使「有」失去它做為一種直接性的存有。「有」是無規定性的東西,完全沒有任何的形式,因此「有」是毫無內容的。「有」做為純粹的無規定,以另一面說「有」就是「無」(「無」是毫無內容,不可言說)。所以「有」與「無」的區別只是文字指謂上的區別而已。


 


把空虛的「有」、「無」加上一點具體的概念,那麼「有」和「無」的統一即是「變易」。「變易」不僅是有、無的統一,而且是內在的「不安息」。這種統一是沒有運動的自身聯繫,而且包含著有、無的差異性在內,所以它是自己反對自己的。


 


具有規定性的存在稱做「定在」或「限有」。而存在著的規定性,相對於包括在其中但又和它有差別的否定性而言,就是「實在性」。否定性不再是一種虛無,而是一種定在。否定性是定在的一種形式,稱為「異在」。


 


「質」是與存在同一的規定性。某物由於它自己的質,第一是「有限性」的,第二是「變化」的,因此有限性及變化性即屬於某物的存在。(這裡的有限性是指質的有限性,非量的有限性。例如有一塊三畝大的草地,三畝大就是「量的有限性」,而草地異於湖泊或森林是「質的有限性」。)


 


(一個人想成為真正的人,他必須是一個特定的存在。為達此目的,他必須限制他自己。凡是厭煩有限的人,絕不能達到現實,而只是沈溺於抽象之中,消沈黯淡,以終其身。)


 


一切有限之物皆免不了變化。變化即包含在定在的概念自身之內,變化只不過是定在的潛在本性的表現罷了。有生必有死,簡單的原因即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種子。


 


以上摘自小邏輯》,黑格爾著,賀麟譯,pp.190-208,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你損失了什麼?(無神論版)

你損失了什麼?

http://www.cwnp.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5

身為人,有些憂慮是不必要的。人有信仰的自由,這自由是經由「不屈從於威脅和恐嚇的努力」獲得的。

損失了什麼


多年前有個佛教界的大師。一天,他在某大會場向人們講述佛祖和菩薩是肯定存在的,極樂世界和地獄也是絕對存在的。

當聽眾感覺他言之有理時,他便高聲向大家說:

「您們千萬不要不相信,一定要趕緊行善累積功德,這樣死後才能被菩薩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鐵齒不信繼續作惡,死後必定墮落地獄受苦。」


怎知有一位婦人,頭上裹著一條盤巾,站起來對他說:

「大師,您的理論很高明,您是個飽讀佛經,已經大徹大悟的高僧。

  我只是一個農村婦人,不能向您反駁,

  只想請您回答我心中的一個問題:

  『我一生從來沒有信仰任何宗教,但是我心中從來沒有想要作惡,也不刻意去行善做功德,平日只是安分的相夫教子,盡量照顧好所有的家人,我的丈夫和孩子們都有正當職業,安分守己也很知足,全家和樂融融,十分幸福;

    我心中充滿感恩;因為我覺得這個社會非常厚待於我,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們全家都會去做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因此我們人生有了最大的快樂。請問:假如我死後就不再有知覺,也沒有佛、菩薩和極樂世界與地獄,我這一輩子損失了什麼?』


大師想了好一會兒,全場寂靜無聲,聽眾也很同意農村婦人的推理,連大師也驚嘆好單純的邏輯,他低聲回答:

「女士,我想妳一點兒損失也沒有。」

農村婦人又向大師說道:

「謝謝您這樣好的回答。」

我再請問:

「當我死的時候,假如我發現果真有佛、菩薩,是千真萬確,也有極樂世界與地獄的存在,我想請問,我又損失了什麼?我會不會因為生前沒有宗教信仰而下地獄呢?」

大師:「嗯------如果妳一生不曾作惡,又有善念,應該不會下地獄。」

婦人道我心中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大師您既然是出家人,肯定沒有成家,沒有老伴 也沒有子孫後代,把一生都用來吃齋唸佛,奉獻給了宗教,所以從來沒有享受過年輕夫婦的畫眉之樂以及老年時鶼鰈情深、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但是,萬一您圓寂 之後才發現根本沒有佛、菩薩;也沒有極樂世界與地獄的存在,請問您這一生損失了什麼
大師想了許久,竟無言以對。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求「道」前的先期認識

如果對自己的「道」認識模糊不清的話,在與人交流時,就容易發生不一致。這樣的不一致,在許多人的眼中看來就是說謊或不真誠的證明。


 


無可否認的是某些「道」超越了言語所能表達的範圍。但這個現象不可以與「對道認識不清」的狀態混為一談。「言語無可表達」不是對人所表達的「言語」、「行為」間的不一致開脫的藉口,也不是人對「道」認識不清的遁辭。而且要人意會不言傳在很多時候只會造成聽者的誤解或過度推論。


 


所以,我認為話還是要儘量講清楚得好。最後,一個傳講者如果不說出自己明確的主張而只一昧的攻擊他人的主張,那麼我會認為他只是在避免自己被回頭批評的危險,也令人對這位師傅的修為程度感到懷疑。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樂土與輪迴之因

樂土不是純享樂的地方。

試想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死後到了你理想中的樂土,那麼,你有什麼專長可以對這塊樂土做出貢獻?

或許有人會天真的說,我只要整天享樂就好了。如果眾人皆立志享樂不做任何事,那那塊土地的所需用度誰來維持?若說一切都交給神處理自己不用做事的話,那跟豢養的寵物有什麼不同?

如果有某些特殊階級為你服務,身為特權者只享受的話,那麼這種不公平的,有奴役制度的世界,不是所有生物的樂土。而你之所以覺得幸福,是因為你剝奪了其他階級的幸福權利。再說,又怎麼保證,你永遠都是那享受服務的特權者?

相同品質的人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那樣的世界。要說修行,先問,自己想成為那種品質的人?自己又是那種品質的人呢?這會決定你在靈界的安身立命之處。如果你留存著那會導致不幸的觀念和作為,那麼,很多這樣的人加起來是什麼樣的世界呢?讀讀歷史,看看周遭就知道了,所以說脫離輪迴,難!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對付一般靈擾的方法

通常的靈擾,根據我的經驗,會造成思考有一種受壓迫而不清晰的狀態。嚴重一點的時候,頭暈、頭痛之類的都很正常。那麼,要怎麼應付呢?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氣圍繞著,有的人氣的緻密度很高(通常我看見的密度很高的人大多是瑜珈教師),有些人很稀薄,甚至有破損。如果你的氣密度很高,那麼你就不容易受到靈的干擾或附身。如果你的氣很稀薄甚至有破洞,那麼只要有靈靠近你,就容易出現意識不清、頭暈、頭痛甚至是類似腸躁症的症狀。

先說治本之道,那就是提升自身的氣場密度。練氣功、武術、瑜珈都是很好的方式(就是要有運動的習慣啦!)。還有記得營養要充足(舉個例子:我想到我先前立志減重吃得很少,所以精神很虛弱,然後有個靈看不下去,把能量分給我,然後罵我說:「你明明就屬於越吃越強的種族,幹嘛讓自己餓肚子,白癡!」從此以後,我就很注重營養了。)還有,不要隨便把自己的肉體借給靈使用,這麼做會有極大的耗損,我觀察到有很多通靈人像個空殼子,這樣年老力衰時健康會很悲慘。

現在說明緊急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如果你還有精神,就痛快而且兇狠的告訴那個靈是他該離你遠一點的時刻到了,立場要堅定。喜歡用藥草的人,茉草是個好東西,好好的洗個熱水澡吧!喜歡動手的人,就拿個尖的白水晶,集中意念在身旁畫一圈,也有一點效果。另外,我有時會去買杯熱拿鐵,溫暖心情兼轉移注意力,就不藥而癒了(這尤其對靈造成的壞心情有效喔!)。其他宗教性的方法,請去問你信仰的宗派方法,我就不介紹了。

總之,別把靈擾看得太嚴重,除非你出現幻聽幻覺(那我會建議看精神科),否則,只要好好的放鬆,讓思想單純(別胡思亂想!),營養充足,多曬太陽多運動,保持健康(會傷害身體健康的習慣要戒除)就不會有什麼大困擾了!

修行後,冤親債主一直來怎麼辦?

修行後,冤親債主一直來怎麼辦?


我的答案:

修行後之所以有這麼多靈來找,是因為他們認為你已經有感應,可以跟他們溝通了。所以,他們可以藉由與你溝通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說的故事很多都天馬行空,無可考證。試想如果現在一個路人甲跟你講了一個好像跟你祖先還是過去有關的故事(通常都是有仇),然後要你給他交通費去某個地方,順便介紹當地的大人物給他認識,你會隨便相信然後答應那個陌生人嗎?為什麼對象換成是靈,標準就不同?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我不答應那個靈的請求,我就會不順。那也就是說,這個靈用暴力威脅。那麼還不把他趕走,卻屈從於他的暴力,難怪找上門的會越來越多。

或許有人會說,我不像Mikaela一樣,會對靈使用暴力。好吧!那沒這樣能力的人怎麼辦?我提供的答案是,不要到那裡什麼都拜,更不要相信那些通靈人的故事,上門的就幾乎沒有了。就算有,你不妥協,他們也沒辦法(他們最擅長的一招叫做穿鑿附會,見到黑影就開槍,有興趣者,用google搜尋"千隆問屈"這個關鍵字吧!),因為自由意志是絕對的(這只是一項靈界規則)。

另外,無所求自然不會有靈來要求香火祭祀。很多人都想靠靈得到利益,從此被惡靈綁架,加入他們的幫派了。我要良心的說,這麼做,是出賣自己的靈魂跟永生。

那麼修行要終止嗎?我沒說那些修行法一定要停,因為每個人各有師承,自己選的,自己考量吧!我只是建議是別亂修神通,別沉迷在通靈的優越感之中。根據觀察,有神通的人下場悽慘的居多,為什麼呢?主要是無法克服自己那不斷自我膨脹的驕傲跟慾望罷了!(另一個原因,請參考我關於應付一般靈擾的文章)說到修行,要修的是人格跟智慧,用打坐完(或說靜心完,各修行法的共通點是訓練專注力)那集中而平靜的精神去讀書跟思考吧!這比跟一天到晚跟鬼聊前世故事學得還更快更多呢!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對於依賴靈體的修練方法的一些感想

我知道有些人是我說再多都無法捨棄那種依賴靈體的修練方法的。或許我說的不夠直接,所以他們一直以為我是對他們的修練法歌功頌德的。我曾經親身體驗過那種修練法,親自去實證那些理論,我想說,那些方法確實有優點,但是長久使用缺點大於優點。那些方法只能使用一陣子看到弱點更正了就要更改了,就像藥有效但是病好了就不需要吃。改變習慣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認為那習慣帶給你很大好處,但是有沒有想過這個好習慣也有不合時宜的時候呢?我經歷過,改變的初期很痛苦,但這是蛻變不可或缺的歷程。

如果要我建議一個修練的方法的話,我建議人細細的品味自己的情緒。仔細的追究這樣的感覺從何而來,如何表現,如何結束。不要強迫自己或刻意的壓抑自己,就自自然然的,這樣就像一個人了。當然,只要好好的體會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現自己有時候也有一些荒謬可笑的地方,既然知道很可笑,那下次就不會有這樣的反應了。

感覺跟佛說的很像,不是嗎?但是我不會建議人不能生氣或不能喜愛之類的。我只是希望能夠充分的了解自己為何會如此,這樣,才能給自己依照理性修正的機會,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人。

或許你會認為修行就是要行善積功德之類的,但是我想說,那些功德是虛幻的,比不上你因為自省而產生的智慧。如果你能時時自省並切實修正,那麼,因此帶來的改變絕對比那虛幻的功德大很多。況且,若你想死後的歸處,由自身的品格和過往的事蹟對於你這個人人格的影響,會決定你與誰相處在一起(其實活著也是ㄧ樣的)。沒有只唸一些不知道意思的咒語或佛號就能往生極樂這種不公平的事,但是如果那東西能讓你改變,那你能往生善處是因為你的改變,不是因為誰的威神力。(我看過某些人臨死前以為有菩薩來接他去極樂世界,其實那只是死神來帶人的時候為了讓你順利地走造成的幻象,人還是照著自己的程度到自己適合的地方)。話說回來,如果你是個個性糟糕的人而真能往生極樂,那這種品質的人聚在一起,極樂世界的道德水平一定會下降,那就不是你想像中美善兼具的世界了(天國也同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