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這次不談理想,只講實際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夢幻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修行的目的?實現願望?
我不為持咒法門背書
適當的的壓力是精進的表現,不是揠苗助長。
再說開悟,雖然說自證自得。但真開悟的感受和朦朧中覺得自己開悟是差很多的。就算開悟,也只是修行的開始,並非結束。許多禪宗的祖師大德修行了 很長的時間累積了想開悟的急迫感,在壓力之下,被師父一點,頓時擺脫意識拘限,根塵盡消,才真開悟。那些祖師大德都很精進的研究教理與修行(範例可參考指月錄或高僧傳),而精進是必要過程,沒有說輕輕鬆鬆,呆呆每天吃飯打掃然後開悟的。
適當的的壓力是精進的表現,不是揠苗助長。
啟動成功循環(修行之路)
P(Plan)--找出問題,開始計畫
D(Do)--實行
C(Check)--檢討Do發生的問題
A(Action)--依照檢討的結果實行大規模的變革
P(依照著P-D-C-A循環下去)
PDCA已經是管理學上的老方法了,它對於改善事務威力強大不可否認。我在自己的各項事務處理上都盡量的採用這個方式。好處是我覺得自己是持續進化的。
因為這個網站的性質,我就以修行為例好了。
首先,要先徹底的檢討自己的優缺點和生活處境,列表寫下來,然後選出這一次的計畫要改善的點。接著,就這個點尋找出適合的修行方法。這個步驟最重要的關鍵是對自己誠實。
接下來,實行上一個步驟決定的修行方法,定一個期限,期限到了就要檢討效果。
第三個步驟,檢討修行時發生的問題。如果是時間不夠,不能之以恆,那麼就要參考時間管理技巧的資料(寫出來很長,請讀者自行搜尋)。這個階段還要比較修行前和修行後的差異。如果差異是正向的,那麼就繼續這個修行。如果是負向的,就找出原因,再決定改善計畫或放棄這種修行。
第四個步驟,依據上個步驟的檢討結果所訂出的計畫,徹底的在生活中實踐。接下來,就找出下一個要改善的點,然後再從步驟一開始。
最 後,修行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所以不要好高騖遠,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確實前進,不要因為覺得離目標很遠就 放棄自己手邊能做到的小小改善。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對自己誠實以及行動力,無論是用在工作、學習還是修行都是很有效的。我一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在天使的每 日強迫檢討之下達成的。如果身邊沒有天使,那麼找一個人幫忙監督也是具有同樣的效果。事實上,我把這個方法推薦給我的朋友N後,我們兩個就組成了這樣的團隊,所以我們在生活上連戰皆捷。說到這裡是說,不要輕忽誠實檢討的效力,不要怕在他人面前沒面子或丟臉。知道有缺失而不去改善才是真丟臉,這是我的想法,與版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