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去除魂結


魂結就是靈魂的連結(a soul tie)

支配我們的事物,只要它使我們憂鬱痛苦(例如分手的情人,或是不當的關係對象),我們就應該做切斷魂結的禱告。

切斷魂結的禱告辭

奉耶穌的名,我拿起聖靈的寶劍,破除A  (祈求破除魂結者 B  (加害者這個不合神心意的關係捆綁,砍掉不合神心意的魂結。

我砍斷並挪掉  B  (加害者  A  (祈求破除魂結者任何不合神心意的影響,包括靈、魂  (思想、意志、情緒)、體每個層面的影響。

將他們在靈界裡一切不合神心意的連結完全分開,破除仇敵利用他們關係裡任何咒詛上的力量。

破除任何咒詛。  (列出清單)

我在  A (祈求破除魂結者  B (加害者之間,設立耶穌的十字架,以致仇敵不再利用這個關係來咒詛 A (祈求破除魂結者

奉耶穌的名,阿們!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輪迴與涅槃,我的觀點


許多佛教徒說自己修行是為了超脫世界,但他們修行到最後會發現由於自己的力量不足,所以還是會輪迴回到這個世界。他們會不斷地回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們根深柢固的輪迴觀念。他們相信即使是像我這樣終究會回到靈界的國定居的人有一天還是會落入輪迴的。我想說,靈要不要來人間純出於自己的選擇,輪迴不是神的法則,是人為的。許多人成為靈後對人間還是有依戀,加上與同樣深信輪迴的靈相處或加入他們的組織,所以這些人會願意或受到群體壓力而一直回到人間,接續不斷地享有肉體生命。對這些人我的勸告是既然在人間就不要嫌痛苦,因為這是你自選的。你明明可以選擇打破輪迴觀念的制約,卻不做這樣的選擇,那麼就不要抱怨輪迴很痛苦。或許有人會說力量不足以脫離輪迴,我想說不是力量不足,是意志不堅、觀念不清。用佛教徒的話說,既然萬法唯心造,那麼超越輪迴也只是心的問題。

再說到涅槃,沒有一個純涅槃的狀態可以追求,因為性相是不分離的,涅槃跟真實的人事物也是不分離的。普通的人事物中蘊涵著涅槃,它不可能單獨分離出來。人可以藉由靜坐去感覺到人事物組成中的涅槃成分,但不會有純、僅有涅槃的境界單獨存在並讓人在其中。同樣的道理,解脫不單獨存在,解脫與現實生活的人間(或靈界)相混合。離開人間(或靈界),沒有單獨的解脫。另一個意思就是,別看輕選擇居住在各靈界的人,因為沒有一個解脫的世界讓你定居,即使你悟道,你還是要選擇靈界或人間的某個地方居住,除非你不打算擁有生命。只是悟道的人雖然在人間(靈界),但心態與一般人是不一樣了。

我靜坐與佛教徒的著眼點不同


身為基督徒,我靜坐著眼於與神的光合一,因為我看見這世界是虛空,虛空中有神的聖靈運行。這和佛教徒講究的禪定有很大的不同,佛教徒是讓自己的心虛空相應,他們的心像鏡子,物來則去、不起分別。所以我與他們的著眼點不同。

佛教徒說的解脫不是我修行的重點,因為我知道我的心是不受束縛的,何必多此一舉?來到這個世界是暫時的,我知道在天國的朋友正在等我回去,所以我不會在這裡玩多餘的輪迴遊戲。

我享受神的光與跟聖靈同在的感覺,或許這是神給我的恩賜也不一定。我心中有強大的平安,所以我也不用找人來安我的心。我的平安來自於我找到我一直在尋求的聖靈。祂存在,是法則、是力量也是平靜的心。

培養精神力

人生遇到困難時,特別需要強健的精神力。那麼,要如何培養精神力呢?以下提供一些參考自勝間和代《我的人生不是偶然》這本書上提供的方法並以個人經驗做闡述。


 


1.      減少情緒的波動


這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要過度在意眼前的結果。我認識的某些人,可能以前遭受了一些挫折或橫逆,導致失去了某些東西。但是他們就是過度在意這樣的結果,所以整天沉浸在怨恨和憂傷的情境中。雖然,許多橫逆可能不能歸因於自己,很多時候自己心中的正義也無法伸張,也不用說補償。但是,就一個人未來發展的觀點而言,過去的事已經是定數不可挽回了,整天哀嘆那既成的結果對未來其實沒有實益。我不是說不該追求正義,而是在追求合理的代償之時應該放下過於激動的情緒,審慎考量現在的行動對自己的將來有何實益。因為未來才是自己現在能夠靠著努力去改變的。與其把時間花在悔恨或抱怨,不如將情緒收拾,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未來能獲得的事情上。


 


2.      從多方觀點接受現狀


很多人無法面對現實。例如說有時候有些人生病了,生病要靠著醫藥才會好,卻去相信江湖術士的說法,認為僅憑一些法事疾病就會不藥而癒。我不否認有些病是由於鬼類作祟,但更多時候其實是人先生病然後鬼類才趁隙而入、落井下石。這時不能僅憑驅鬼就讓疾病痊癒,還必須搭配醫藥的輔助。在這種情況下,接受自己是有缺陷的,需要各種不同觀點的人的幫助,才是邁向病情穩定的道路。(我的意思是某些疾病你必須學著與它共存、適應它,才是健康的態度。)


 


3.      和具有強健精神力的人往來


朋友的品質對自己精神力的培養很重要,如果一個人整天長吁短嘆而你又沒辦法不受影響,那麼為了自己應該適當地與那個人保持距離。能自救的人再來談救人,不要想去救溺水的人結果兩個人同時淹死。


 


4.      培養利他精神


承接上一點,有能力時量力助人,可以為自己帶來正面且積極的緣分。試試看吧!


 


5.      累積成功經驗


無論多小的事都好,累積成功經驗可以提高自信心。另外要提醒的是不要落入自我欺騙的陷阱,這也是說不要一有失敗就習慣性的歸咎於他人,要對自己誠實。這可以搭配第二點:從多方觀點接受現狀,來對自己做客觀的評估,不要誇大,也不要陷入情緒的漩渦。


 


6.      及早摘下失敗的幼苗


如果事情顯無成功之望就不要再拼下去了。對自己誠實,承認自己的能力有極限,但也不要低估自己。


 


7.      增加思考的時間


每天空出時間思考自己的作為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做事不要一頭熱的就栽進去,事前事後都要想,隨時修正。另外我還是要強調:不要欺騙自己,要客觀看待自己。


 


我很推薦以上的方法,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要對自己誠實。認清自己永遠是修行的第一步!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對付靈擾的禱告

很多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屬靈生活是平和沒有衝突或爭戰的,可是通常一個人信得越虔誠,考驗就越多。以下略為簡介當一個人遇到靈的爭戰,可以使用的禱告詞。

首先要做心裡建設:神的愛是完全的,神不會因為你很貧窮或沒社會地位就不愛你。我們要學會支取神的愛(差遣基督為罪人而死以贖回我們)。然後讓這份愛充滿我們的內心,這才是心的最堅強護盾。以下是禱告詞:

親愛的上帝,我在你面前承認我是一個罪人,我不能贏得上天堂的資格。我感謝你,因為你差遣基督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我現在離開我的罪,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主和救主,我請他進入我的生命中,請幫助我為你活。阿們!

接下來,由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有罪的缺憾,所以必須做認罪禱告。藉由認罪禱告讓基督的血來淨化這些罪,這樣,把心靈中罪的缺口補起來,靈要攻擊才沒有著力點。以下是禱告詞:

主耶穌!我承認我犯過以下的罪:祭拜偶像、惡口、嫉妒、惱恨(想得到的都說)我為此懺悔並祈求你的寶血遮擋我所犯過的一切罪,並保守我不再受到惡者的試探。我現在接受你為我生命中的救主,祈求你的寶血潔淨我的口和我的心,使我不再為世界所綑綁。以上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接下來的步驟是棄絕。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消除所有不良靈在你身上下的咒,以及切斷以前因為無知祭拜他們造成的關係鏈。這個步驟很重要,因為你若不反覆地宣告奉耶穌的名與那些靈切斷關係,他們會一直纏著你。以下是禱告詞: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棄絕魔鬼所有的工作,還有我以及我祖先所行的邪術。我向主耶穌效忠,他是我的主和救主,從今天直到永遠,奉父子聖靈的名,阿們!

最後的步驟:奉主的名命令惡者離開。完成這第四個步驟後,如果是真的遭受鬼靈攻擊的情況此時應該舒緩很多。根據我的經驗,只要不斷地循環這四個禱告,鬼靈就會知難而退了。以下是禱告詞: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離開我。主耶穌,我祈求你的寶血遮蓋,使我能抵擋惡者的試探,禱告奉父子聖靈的名,阿們!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修行帶給我對神的信心

雖然我持續地在禪修(冥想)和瑜珈,但我現在仍是個基督徒,我相信有神。

因為我是個基督徒,所以我不能祭拜,因此,我在研究佛經的時候,凡是神話和儀軌的部分都去除了,只留下對於生滅和空性的討論以及禪定的部分。

為什麼會去研究佛經呢?這起因於南懷瑾大師說不了解就批評才是真迷信。所以我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為的是對佛教有正確的認知。當然,我並沒有荒廢基督徒該有的讀經靈修,只是那些心得大多在基督徒的聚會中分享,而沒有寫下來,因為我覺得那些內容是信主者才能理解的。

越修行,就發現這兩種宗教的差異越大。用基督的道理去批評佛教是不到位的,相反的也是,橘子跟蘋果要怎麼互相批評呢?

我曾經也是個佛教徒,但由於天使的啟示,我改信基督。但祂們沒有反對我看某些類似哲理的經書,所以我就不客氣地繼續禪修了。因為天使在我身邊,所以我也不用結界,因此我禪修從來就沒遇到奇怪的境相而是很順利地踏入心靈世界。所以才會有對於楞伽的理解。我是邊禪修然後再跟楞伽經印證的,沒有借助任何咒語和佛號,也不是藉由主耶穌的力量,而是自力的開展。

那樣的禪修經驗,並不會讓我對神失去信心,相反地,信心更大。因為我體驗如同枯葉般漂流在這世界,有那樣的不安感,所以更加地信靠神。或許也是我相信印度教徒說的我們都在神性之中,所以我更加地堅定對神的信。

我的好朋友在印度因為恐怖攻擊被印度政府禁足在旅館裡的時候,藉著這首歌

(http://youtu.be/aaU6EMR37NA)禱告。我也是如此,神帶給我喜樂,這種喜樂不會有過後變為痛苦的副作用,因為神是恆存的。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禪修,因為它讓我體會到神性的豐足。不是有也不是無,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豐足。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楞伽經)對識相流注的心得感想


楞伽經: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白話(摘自南懷瑾著,楞伽大義今釋):

 

佛又說:“如果要恢復本來真識的自相(如來藏舊的真相)。只要先消除能接受習氣熏染的虛妄分別事識的作用,那一切身心的根識自然消除,這樣就是滅了識相。”

 

佛又說:“只要把生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消滅了就可以啦。因為把所以生起相續作用的‘因’滅了,自‘因’相繼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那麼,相續的作用也自然無法存在。這裡所說的相續的因和緣又是什麼呢?所謂‘因’者,乃是基於現量而顯的現識轉相作用,它依於無始以來的妄想熏染習氣而生。所謂緣呢?就是依他而起,從心識中,引起見分分別的境界。譬如泥團和微塵,泥團不一定就算是微塵,微塵累積才構成了泥團。如果說它是兩物,但泥團其實就是微塵累積而成。如果說它是一物,但它們卻是兩個形體。所以泥團與微塵本質上雖然相同,現象上卻有差別。又譬如金了做成了任何器皿,器皿的作用性質不同,而並不失去金子原來的性能。由這個譬喻,你可以瞭解現識所起的現量境,一轉而引起分別事識等的作用,都是如來藏識(阿賴耶識)真相轉變的轉識所形成的。如果如來藏識和轉識等的形成作用,根本是兩回事,那麼,就不應該認為如來藏識就是轉識等的因子。如果認為不是相異的,那麼轉識等所形成作用的現象滅了時,如來藏識也就跟着滅了。事實上,轉識之間,有變化壞滅的跡象,但如來藏識的自相,卻是不滅的。要知道所謂諸識滅者,不是如來藏識的自相消滅了,只是轉識業相的流注現象滅了。如果如來藏識自相也會滅的話,那麼如來藏也便是有生滅的了。果真是如此,那就等於外道們的斷見理論了。”

 

心得:

佛講得有道理。在進入相滅的狀態之前,的確會觀察到流注心的現象。流注心止息,自己就進入了相滅的狀態,而這狀態的確是藏識未滅的狀態。想要達到這樣的觀察必須依靠禪定力。隨時修行,隨時印證,就會發現楞伽經所言不虛。但是沒有禪定經驗很有可能會覺得這都是大妄語,我要根據我的經驗說不是這樣,楞伽經所言是禪定狀態得到的現象,誠非虛言。

 

這樣的修行經驗與我在基督裡所體驗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基督徒很強調一切倚靠神,但我覺得那是針對這個世界上所能獲得的物質或成就而言。因為一切都是流注的,所以可以設想有大能的神可以改變這流注。我曾經到其他靈界扮演類似神的角色,我很惡劣,颳起大風戲弄海上的船隻,或許那也是我的幻覺也不一定,不過我想或許有神能改變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吧!只是神平常也是尊重自然運行的規律而不隨便干涉,也沒有必要去干涉。

 

再說回到那現象的流注,我覺知但是無法去改變那流,或許那流動就是所謂的業力也不一定。流動的力量很大,人類都生存在那流動中。生存在流之中的人覺得流是真實的,但跳脫了那個流來觀察感覺就像人觀察河中的生態一樣。說是幻覺也不對,因為它存在。從佛教的觀點或許會覺得生存在那流注中是痛苦的,但我看眾人都相當投入。我覺得宣傳解脫或不解脫比較好很沒意義,因為那就是憑個人喜歡。我喜歡什麼狀態就待在什麼狀態就好了,其他人的選擇干我什麼事呢?

這樣說或許有人覺得我只是自了,但這樣的想法就是我的個性,無所謂好不好,我也不在乎評價。

 

寫這些只是發抒對識的流注的觀察而已,沒有其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