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雜感]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今天我參加了一場靈魂學的研討會,因為我跟同伴記錯時間,所以我們在結束前1小時才趕到,不過我想那就算了,隨緣吧!今天的事很奇怪,我們在兩天前記的還是正確的時間,可是在這兩天內卻不知為何把時間跟另一場活動搞混了,導致幾乎錯過今天的活動。我的守護靈完全沒有提醒我,後來我問祂為什麼不提醒我,祂才說祂不想介入。不過最後大會參與者還是告知了今日的重點內容,所以我也就不覺得錯過了什麼。

回家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出現了「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幾個字,查了網路發現是要順應天命,並自己多努力謀求福祉的意思。今天的事也有一點天意的感覺,另外會中他們有討論到抖音推廣的事,可是我的工作規定不能用抖音,而且我最近升遷事情越來越忙,所以我也沒有空閒參與就是了。再說,我現在修練的重點是放在氣、靈力還有定力的增強,推廣靈魂學方面在我修練未成之前暫時沒心力顧及。

我最近在研究塔羅哲學,我正在閱讀《塔羅冥想-基督信仰內在隱修之旅》,塔羅牌將人生的發展階段濃縮在內,並可以用來說明人奮鬥的歷程。我沒有用塔羅牌來占卜,塔羅牌只是我用來研究和充作降神的媒介。我說的降神指的是跟宇宙的本源,或者說是自然,也有人稱為神,連結並獲取能量補充的過程。我曾被一個前輩說我有祝由的特質,所以對我而言降神是很輕易就能做到的事。我不會藉由降神獲得啟示或預言,可是當神的力量降下時我會感到非常非常的平和、安心,像有暖流流過身體,讓我感到飄飄然。

最後,這是我的祈願:我想戰勝試煉、傲慢跟虛榮,所以我盡力地修正自己,我不追求出名,因此我很少在公眾之前展現自己,我想成為隱修士,徜徉於神性之海中,安息。

[不放棄的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Mikaela昨天參加了一個聚會,會後搭捷運回家時我的腦中浮現一句話「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是我的守護靈在下註腳嗎?還是我一時的靈感?我未深究這個細節。

這句話讓我回想起過去我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因父母投資失利,家境由不愁吃穿變成幾乎破產,學費也差點繳不出來。幸好那是最後一學期了,而且我修的課少,所以最後還是湊到學分費拿回畢業證書。當時另由於男友的背叛,他想要享齊人之福我無法接受,他也不願分手,所以是僵持的狀態,最後我得了嚴重的憂鬱症他認為我不正常才放我走。可是病根已然落下,所以我開始了長達20年以上的抗憂鬱戰鬥。更慘的是,當時有人拿佛經給我,結果我讀了以後似乎想通了什麼,然後頭部感到一陣劇痛跟暈眩,接著,可能跟憂鬱的精神症狀混合的關係,我莫名的失去意識一個多月,醒來後身體虛弱,就開始了長期靈擾的生活。我當時是貧病交加,而且由於精神症狀的緣故記憶力受到很大的影響,我的短期記憶功能似乎遭受破壞,無法背誦東西,想背的東西會如同石沉大海一樣在我的腦內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我只能靠書寫來記憶。不過長期記憶沒有受到影響,另外如果我能夠釐清事物的邏輯,用理解的方式記憶的話我也能記得住。

後來我靠吃老本考進了國營事業一直工作到現在,幸好當時的同事對我的笨拙很包容,所以我邊工作邊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抗貧、抗憂鬱和抗靈擾之旅。

過了這麼多年,這些事情都解決了,經濟狀況恢復得比以前更好更富裕、憂鬱症狀不再發作,靈擾的問題也解決了。我做了什麼,我想大概就是「天道酬勤」吧!我從來就沒有放棄復原的希望,我一開始就沒有認輸或氣餒,而是找方法一點一滴的累積跟進步,我知道這樣大的事不可能一夕之間成功,所以我很有耐性地照著查到的資料一步一步的學習、累積、實踐。我不認為憂鬱跟靈擾是沒有救的,所以我廣讀書籍,最後在天地自然人網站認識了張開基老師,開啟了抗靈之路的轉捩點。(其中的細節是很長的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看我過去的文章記錄。)

現在的我處於一種相對幸福的狀態,我覺得自求多福是很好註腳。至於永言配命,我想我的作法暗合了事物本該發展的自然規律,所以才能走到今天吧!接下來,我要像無病之人一樣發展事業跟生活,這又是一個開始。祝福我自己!也祝福看到這篇文的讀者,不要放棄,其實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持續著,那就是「我不想輸!」


談專注

 專注是指把意志力集中在最小的範圍內,無論在哪個領域這都是成功的關鍵。專注可以細分成兩種:感興趣的專注和不感興趣的專注。感興趣的專注是基於激情和迷戀,強烈的激情,例如熱愛美食(狂熱)是一種高度專注的表現。可是在修練上,我們需要的是不感興趣的專注。

不感興趣的專注指的是藉由意志力擺脫束縛人心的激情、迷戀或執著,也就是藉由意志力達成內心的平靜。若我們能夠處在無念的狀態來擺脫思維和想像的自動化作用,才能達到不感興趣的專注。

不用力的專注則是「積極卻放鬆」、「努力但不用力」,這是用力程度上的拿捏功夫。不感興趣且不用力的專注會讓我們處在自在、清明和安詳的狀態,它有個條件,就是淡定的意志。意志的淡定程度決定了專注的程度,瑜珈修行中的專注、冥想、默觀就需要淡定的意志。

默觀是修練專注的方法,默觀就像風平浪靜的水面,反映著星空並帶有和諧的感覺,但水面下是深不見底的。就如之前所說,默觀需要淡定的意志、積極卻放鬆、努力但不用力,這樣的方法來達成平靜安詳的結果。為何要追求平靜安詳?我想我們日常生活中煩心的事實在太多了,平靜安詳的狀態則會讓我們得到休息放鬆。

另外說到練功跟冥想也都需要這種專注的功夫,我們只有處在平靜安詳的狀態才能在這方面獲得良好的效果。讀者可以嘗試在這種專注狀態下休息一陣子之後再開始思考或做事,就會發現效率跟位專注之前比起來會大幅的提升。這樣的寧靜也能讓人跟屬靈經驗產生連結,也就是所謂的密契體驗。這份連結會帶來來自宇宙的能量流入身體跟心靈,使你願意承受背負的擔子變得不費力且輕鬆。這種連結也會讓人深刻感受到宇宙的一體性,使我們不再覺得孤獨。

最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缺乏專注力當成不用力的專注,產生了這樣的誤解只會讓練習的結果停滯,也會對日常生活中的效率帶來不良的影響。


療癒過去

 我現在能平靜地看待過去了,且聽我娓娓道來。

過去的我遇到很多悲傷的人事,例如剝削我家的親戚、渣男、債務和疾病,但是這些都過去了。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其實以流行的佛家觀點來說,活在當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覺得當下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樞紐。從當下往前看或往後看,過去與未來都像是在想象之中一樣的虛幻。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事就是把現在過好。但是可能有人因為覺得過去有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現在不斷地想做些什麼來挽回。這樣想無可厚非是人性,但是,那個遺憾是真的可以因為我現在做了什麼而彌補得了嗎?我把遺憾分為可以補救的跟不可以補救的,要分清楚這兩者就需要自己誠實地直面過去。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我做了什麼?其他人做了什麼?當時的時空環境如何?這事件的發生是我可以控制的嗎?有沒有超出我的能力圈跟影響圈?現在想做的事對這個遺憾有補救的效果嗎?還是這只是無效努力?以上,是我會思考的。

如果做這件事可以挽救過去,那我就會排訂計畫跟時間去實現。有時候,不要太急著期待結果立即出現,有些事需要時間的熟成,那就一步一步地帶著信念走向終點吧!如果這件事超過了我的能力,那麼我會果斷放下,因為那已經是我無法改變的了。掙扎悔恨無濟於事,只會讓自己的身心不斷地損耗。這時不妨看看未來,想想我現在還能做什麼?「今天開始,我是個全新的人了」,這樣的信念可以支持我向著未來,把現在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許每個人都期望成為英雄,完成英雄之旅。為了讓自己得到治癒,我說出了自己的故事,說出來就結束了。所以我可以不再介意那些事了。不過我會記得,絕對不要重蹈覆轍,因為痛一次就夠了,我不想再虐待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所以就順其自然吧!

 我有一個很容易放棄的朋友。舉例而言,當我有創業構想時,她很容易會因為一點點風險就打退堂鼓。在研究程式時,如果我告訴他現階段有困難,他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再研究看看能不能做到,而是先潑一盆冷水並用不好的口氣批評,老實說,這樣很容易讓我想放棄溝通,因為我得不到正面或有建設性的回饋。至於如果我鼓勵他可以考慮嘗試學習一些新技能(例如做podcast或影音編輯的學習),得到的反應只是她覺得這一點也不重要,不過我也沒看見她在做什麼重要的事啊!(攤手)

這種特質反應在人生成就上可以想見她成就只是平平,而且還帶有很多的遺憾。我覺得問題出在她放棄得太早,因為她總是想要能立刻賺到錢,明明她的技能還上不了檯面就急著要回收了,想當然耳,她出去找與新技能相關的工作總是不獲錄取,所以她也只能原地踏步並不斷地抱怨。

知道複利曲線的就知道前期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累積,到最後才能倍數回收。我覺得創業就有點類似,總是要撐過一開始的沉潛期才有辦法獲利,只是比較厲害的人這樣的沉潛期可以短一點。在下的家人曾經做過微電商一陣子,年獲利也有到達百萬元以上,所以勉強算有資格說這些吧!(後來合夥人因為疫情覺得沒意思就停業了)

話說回來,很早放棄也是她個人的問題,可是她對自身問題的一連串抱怨就很讓人受不了,感覺把我當成情緒的垃圾桶了,我覺得很佩服我自己沒有立刻斷絕聯繫,大概是我對她也有一些同情的關係。

我不喜歡抱怨,因為抱怨於改善事物的現狀沒有益處,而且我不喜歡賣我當下的悲慘,我總是事過境遷後才會透露一些往事,這大概是我的自尊心不喜歡討他人的同情的關係。即使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我也沒有向人開口抱怨過。我相信我總有辦法解決困境,可是對於這種朋友,我真的有點想放棄了,因為她滿滿的都是負能量而我又勸不動她啊!

後來我想通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立即改變慣性,可能是因為她對這種狀態有心理上的需求或依賴。踏出自己習慣的舒適圈會有點難過,這我了解,所以我還是保留了這個朋友,只是我會提醒自己她有她的需求和難處,我還是傾聽就好,不要想躁進的改變她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我現在是這樣想的,所以就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