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為何求助許多通靈人終歸無用?


為何求助許多通靈人終歸無用?


 一件事情的起因,錯綜複雜,這裡只想解說最常見的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求助者看不見實相。


求助者內心有所求,所以會以自己的願望為濾鏡扭曲事實,即使有人告訴他事實就是如此,依然無法接受。他們總是希望事情照自己所想的發展,卻沒想到,當所有的人事物等因素湊在一起時,事件就有了自己的系統(不僅是個別因素加起來),也就是說事件會彷彿有自己的生命力一般的運行。而一般人不會認真的去看待這個系統,而只會片面的觀察再加上自己的價值與思考,創造自己的世界,然後再到處問人,這種情形下該怎麼辦才好?


個別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本文的主旨是:著手解決問題前,先看清楚問題是什麼?以清澈無偏見的心看待真相並面對它,那麼很多時候都會發現原來問題的關鍵是如此單純,只是你不肯去看見或接受,更遑論去改變了。

最近的修行心得


修行有時令人沮喪,有時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達到某一個程度了,但是隔天發生的事件又將人打回原形。這很像股市,起起落落的。但是我只要求每走兩步只退一步就好了。


 


 


 


涉獵各式各樣的書籍,不免會有後論推翻前論的事件發生。一時的情緒會覺得以前都在浪費時間,為什麼不是一開始就接觸到這比較正確的理論呢?但是仔細一想,沒有以前所讀過的當基礎,我又怎麼知道現在這是比較好的呢?


 


 


 


所有的旅程都不會白費的,雖然路有曲折,但是我相信我最後一定會走到終點。有時或有空閒,我仍然會複習那些我認為比較不接近實相的理論,因為我想或許只是我以前的見識讓我沒有發現那理論的某一面。真實總是令人眼花撩亂,因為它總是隨著你看它的角度而顯現出不同的風貌。所以我一向很能理解各家修行理論的各說各話,因為我相信它總是會蘊含部分真理等待發現。


 


 


 


我不是那種人說什麼就會相信的人,我大多時候只是禮貌的點頭,這只表示我知道你的說法,不表示我同意,不過很多人容易誤會,這或許是我的錯,因為我總是表達得不夠直接。或許是長久的訓練使我很重視措辭的禮貌程度,所以我總是傾向於想好再說,對於宗教跟靈學的事物也是一樣。有時冷眼觀察,發現說出口跟不說出口其實對我也沒多大差別。有時見人必定走向歧路,想出言提醒卻早知道以那人的觀念而言,是不可能接受自己給的建議的。我不會因此沮喪,因為早先說過,每個人走過的路最後都不會白費的。


 


 


 


大多數人只想聽符合自己腦中既定的印象的言語,因為他們太想讓事件朝著自己所想的方向發生了。如果抱持這樣的想法,即使有靈在旁耳提面命,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人想的是怎麼讓靈為我所用(對我的願望有幫助),他們卻忘記了靈也有自己的個性跟要求。


 


 


 


跟靈相處與跟人相處一樣都要用心思,不能少了應有的尊重、理解與溝通,至少要明確的告訴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決定,什麼只是一閃而逝的想法。一閃而逝的想法不能代表自己,所以即使暴露也沒什麼好害羞或恐懼的。真正代表自己的,是自己的決定跟行動,而不是那些忽起忽落的雜念。想控制那些雜念是徒勞無功,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反應和選擇,這也是能思會想的真義。我平常也是努力的鍛鍊自己的選擇與反省能力,隨著一次次 [選擇行動檢討改變] 的循環,雖然起落仍是無法避免,但是我可以確定自己的趨勢是向上的,這使我有一絲絲的成就感,而這點成就感就是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