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跨年雜感

今天是12月31日,我沒有出門跨年。原因是我討厭人氣混雜的狀態,人多的地方我不喜歡。

突然想到男女交往的問題,既然我沒有出家也沒有奉獻給宗教,那麼我的尺度可以到哪裡?

我的護法說,沒結婚前是不可以發生親密關係的。沒有護法以前,無論過去怎樣祂們都不管,現在有護法了就要遵守規則。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就牽個手就好了。

老實說,這樣的尺度讓我覺得祂們不愧生存了很久,果然是古代人的思惟啊!反正我被嚴重警告不可以太過踰矩。 不過我還挺適應良好的,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生活讓單身的我在情慾方面簡直就像是出家人的規格。(我是說有遵守戒律的顯教出家人)這算是修行的缺點還是優點呢?

至於食物我沒禁忌,反正聖經說百物皆可食。但我的護法們都是素食者,因為我曾經邀請祂們吃葷被拒絕啊!

我新年的願望是希望我能夠越來越清淨。我想儘量保持純粹,雖然從我的日記上或許很難追蹤這樣的努力,不過我會持續記錄,希望將來回顧時能發現我有重大改變!




2012歲末檢討

新年快樂!感謝主,我順利的度過舊的一年,身邊的人與靈都平安,可喜可賀!


 


 


 


過去的一年,在靈界事務上,我整理了靈方面的人際關係。我知道誰是真為我著想,誰是要將我誘入歧途。所以,該走的走、該留的留,我身邊清靜多了。另外,保護我的靈在大小戰鬥中都沒有嚴重的損傷,我很感恩。這可能是因為大家很團結,而且靈力的補充法也上了軌道的關係。


 


 


 


直到現在我都遵守規則,對於與我的靈沒有緣份的人事採取著不介入的立場。這也是因為我不是民間宗教中的領旨辦事的人的關係,我必須保持旁觀。我不知為何會有這樣的規定,或許是靈界的默契吧!


 


 


 


過去的一年我在無數次的夢境中,確定過往的打擊對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是傷痛了。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曾因生病而忘記的回憶已經完全恢復,我有一種恍若隔世,重獲新生的感覺。這是最大的收穫。我可以用全新的角度看待我過往的作為,我想,我真的革除了很多不良思想與習慣,這使我相當感恩。因此我要感謝主,也感謝祂在我無助的時候送了一群朋友到我身邊幫助我獲得重生。


 


 


 


最後以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這首曲子作為歲末的讚美。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身為人是很重要的

我今天去逛動物園。

造物主真神奇,創造了這麼多種不同的生物。

能身為人是多麼美妙的事!我可以理解為什麼佛教徒那麼看中身為人的身分了。

在我與靈接觸的經歷裡,我發現他們都很強調Mikaela是個人這件事。而且他們都要我好好地享受這段在人間的日子。他們總是強調盡量的體驗生活,努力的思考跟學習,好好的度過每一天。 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搞得像動物一樣,因為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會思考跟創造啊!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靈氣

最近我的家人在學靈氣。

 

她說老師幫她啟動靈氣的時候說她的脈輪已經開啟了。她學會了以後就拿我當白老鼠實驗。

 

靈氣的感覺很溫暖,有療癒的效果。我在接受了靈氣的那個晚上做了很多的夢,大多數都是悲傷的回憶。可是我沒有被那些悲傷的夢影響,因為那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我的家人說這是因為靈氣有療癒效果的關係。

 

隔天早上起床後我發現我的臉變得非常地明亮,應該是真的有補到的關係吧!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我的靈學心得部落格

Mikaela在yahoo奇摩有另一個部落格"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那裡說的是靈學上的經歷,與這個日記式的部落格有區別。
主要是發表我對靈學的意見還有在靈學道路上的足跡。
比較少陳述我個人的生活。

而這裡是用來當日記本的,住要是為了讓我在長期的寫作後能回顧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我還不是很了解我自己,所以我想要有個逐日的紀錄。

那裡的網址是
 http://tw.myblog.yahoo.com/mikaela-blog

歡迎到訪!!

星期天的心得

昨天過得非常悠閒,以下是紀錄。

 

我早起後依慣例看了個體經濟學和微積分的公開課鍛鍊思考,然後吃個早飯,接著構思我未來部落格的寫作方向。

目前的想法是這個Mikaela的修行筆記部落格是以日記的形式,每日更新。因為是每天記錄,所以內容不免繁瑣。

我想我只是需要個空間練筆,因為我喜歡的日本作家勝間和代說寫部落格是鍛鍊思考的好方式,也就是強制自己把想法整理下來啦!

部落格不免有被人看到的風險(如果不想被看就在iPad裡寫evernote就好了),雖然這裡沒什麼人知道,但我想我還是得注意一下表達意見的方式跟修辭。

 

我昨天還抽空又讀了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雖然我是基督徒,不過基於佛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還有佛教具有靜心的優點所以我還是會花時間去研究。

我不敢說我的佛學程度高到哪裡,只能盡力去實行。不過,這樣我還算是個基督徒嗎?

在我的心裡,我相信神是造物主,只要祂有意念便能創造。我相信神是存在的,只是我所相信的並不是一般人心中的擬人化的神。

至於佛教的方法在我的心中只是用來當作與神溝通的工具之一。

我相信如果我能脫去一切纏累,回復本來面目的話,我就能更親近神,也就是親近造物主。

因為能接近神是純然的喜悅。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今天有一個平靜的開始。Mikaela一大早就起床了,想著:我該為我的修行每天做個紀錄,至少是思考、是反省。寫這個日記主要目的不是給人看,而是記載自己的成長軌跡罷了!

因為現在才早上,我就從檢討昨天開始吧!

昨天的行程大致是早上去醫院看醫生,然後和朋友到貓空喝茶至中午。下午與朋友在家聊天,然後16點出發到京站購物,21點回到家,然後玩iPad至就寢。

閒聊算修行嗎? 那要看聊什麼。昨天大致就是朋友間的噓寒問暖和近況簡報了。其實跟修行沒什麼大關係。中途只有略略提到了朋友的父母的宗教信仰,然後我們就開始說起了修行人的通常毛病了。

我昨天是4點起床的,起床後聽了微積分跟個體經濟學的公開課,我時常都這麼做,因為早上精神最好,適宜學習。這兩門課的數學訓練對我的思考很有幫助,至少老師們提醒了我回答問題的時候要聚焦,根據前提求結論,而不是天馬行空的亂想。

再說到昨天的購物吧!買了施華洛世奇的項墜耳環組,打算正式場合用的,還有一個promax的後背包。這兩樣東西品質都很好,而且京站有送了禮券,我們用禮券去吃了印度皇宮的印度料理。那間印度料理做的口味已經稍微偏向台式了,不過還不難吃。只是去過印度住一陣子妹妹覺得還可以再更道地。但我想再道地一點台灣人能接受嗎?

晚上回家後我使用著iPad,想著我生活中還有什麼工作可以再電腦化,結論是改變習慣需要時間。這時我就想到我待的公司真是一間中古時代的公司啊!提供的電腦軟體功能很基本,而且檢核時竟然要求把檔案都列印出來。現在不是說要節約事務費嗎?怎麼還做這種浪費紙張的事呢?

本篇先紀錄到此吧!因為我又要出門了!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簡易修行方法

「專注可以使罪惡枯竭」,這不是指過去已經發生的罪行,而是指著未來說的。

 

如果不幫植物澆水,植物就會慢慢地枯萎。我們的習性也是一樣,潛伏的種子如果沒有心靈提供機會讓它顯現,事件就不會發生。停止一個固有的習慣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藉由移除它發生的環境讓它不再發生。對於心而言,專注於經過小心選擇的事物上,可以阻止其他種子顯現,因為心靈不再提供種子環境了。

 

如果我專注地冥想一個事物,那麼我的心就會漸漸地變成那個樣子。所以修行的一個方法是專注地冥想光明(或神),那麼我的心就會漸漸地去模仿光明,同時這樣的冥想又能阻止惡習的種子顯現。控制自己的心的鑰匙就是專注,這不複雜,也不需要把它變得複雜。修行是減法,是解脫,不是帶來負擔。

向鬼靈祈願的代價

役使鬼靈是要付出代價的。人能付出的代價中最好的就是人的「生命之光」。生命之光是一種純粹的能量結晶,所以鬼靈相當喜愛。有些鬼靈稱它為「命元」,也是生命的元氣,是人所能擁有的珍貴寶物。

向鬼靈祈求願望的代價,不僅僅是燒金紙這麼簡單而已。如果花錢買幾卡車的金紙就能換來大筆財富,誰不會做?鬼靈要的是生命之光。或許有人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也要換來財富等現世願望的實現。但生命能量累積非常地不容易,隨便損耗對自己將來靈的位格跟延續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不會像鬼靈要求願望,因為我有更珍貴的生命之光,那是我永生的憑藉。

讓人心思穩定的心經


很久以前(我還不是基督徒的時候)的某一天,我的五官知覺變得非常敏感。這時,有天魔小鬼製造幻境想迷惑我,我當天的情況不好覺得虛弱難以應付。

 

這時,我聽到沉穩的聲音反覆誦念心經的一段話:「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我聽著那個聲音(似乎是個僧人)沉穩有力的緩慢念著這一段話,不知不覺思緒也沉浸在裡面,便下意識的跟著念起來。漸漸地,我的心變得穩定,幻覺也漸漸地消失。

 

最近重讀巴坦加里的瑜珈經,對於心的本質有更深的了解。幻覺從某方面說是心湖的印象,所以只要心穩定,幻覺就會消失了。所以之前的現象我想我只是稍微地不平衡罷了。

 

其實過去也有很多時候出現這樣的困境,而祂們也一直用心經這段話來安撫我的心。或許是因為梵文的咒音我聽不懂,所以用我聽得懂的中文說吧!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清福

悠閒地在家過簡單的生活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清福吧!


 


我說的簡單是指心靈上的簡單。也就是所謂的放下或無所住的心態。我發現如果將自己視為使用者而不是擁有者,生活會變得相當快樂。因為我不用再擔心失去了。


 


單純的享受當下的快樂,別去想過去或未來,心靈的負擔會輕很多。當然,人生還是要有目標,但是,實現目標的過程是一個個的當下串連而成的,所以決定好方向和方法之後只要專注在當下就好。專注的本身就是很大的喜悅。完成一件創作後不自己擁有,將它分享出去,這樣子就毫無負擔。


 


在感情上,我們無法完全擁有一個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果只是想著能擁有誰,而將支配的心情加在他身上的話,那就是痛苦的來源。許多的痛苦是來自支配欲無法實現,也就是事情不照自己的意思進行所產生的。自我意識過度強烈產生的想支配他者的心情是很大的痛苦來源。試著放手,讓那些對象有自己的空間,生活會輕鬆很多喔!


 


被過去的回憶困住,整天懊悔是很不值的。把現在花費在悔恨過去是很沒有建設性的一件事。我們對於過去要檢討,但不是一直沉浸在那種心情之中。沉浸在那種心情之中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是該放下繼續往前走。向著道標前進,走的時候要很專心,其實人生就是這麼單純。


 


時時刻刻保持專注就是定的修行了。不是說一定要找個地方靜坐著才叫做修行。信仰是減法,將人生剪裁到只剩單純的喜悅,我覺得這就是清福了!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回到人間

我最近聽身邊的靈的建議專心地過正常人類該有的生活,也就是假裝忘記自己會通靈,完全依著正常人的步調,遠離神鬼之事的生活著。所以我最近比較少來這裡。

每當我想依賴靈異管道的時候,他們就會提醒我是一個人類。所以我專心的讀書、工作,朝著自己在許久以前已經訂好的目標前進。我之前花太多時間在研究靈異和宗教的事上。在這些道理我得到一定程度的體悟,在人前大概也能背出一段來。但是,由於我的生活經驗不像許多年長的修行者一樣的豐富(我的人生有一段時間處於生病的狀態,這病使我失去部分過去的回憶和情感),所以在實踐上就是差了一點人該有的味道,甚至不近人情、缺乏體貼。

就是因為不近人情,所以我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去體會人生。當然,我不會為了要體驗什麼而刻意讓自己陷入困境。我或許只是需要一些屬於團體生活方面的經驗而已。因為我一直單獨處理自己的事,很少依靠別人,所以合群性也少了一些。我有很多時間都是跟靈相處和說話,這讓我稍微忽略了與真正的人類之間的情感培養。(我記得我生病前人際關係很好,可是病後就有點消極)所以,那些靈建議我回到人類的世界。

回到人類的世界還是會遇到靈擾。那些靈告訴我他們會幫我看著,不讓我的努力成果被放符法的人搶走。我想那些放符法的人的存在就是讓我成長成現在的樣子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悟善師才會建議我避走至美國(那時我尚未得到足夠的抵抗能力)。現在我是不用擔心那種人了!最近我又度過了一個點,每走過一個點我的力量就又增強了一分。我不會用這種力量去危害人或報復誰,我只用來守護自己。

我寫出來只是藉我最近的生活經驗提醒讀者無論您的靈能力是多麼的高強,您都必須回到人的世界來,靈力只是生活的輔助而已。如果把靈異之事當成生活的正餐,那麼人生可以說是過得非常浪費。在人間的目的是要做些唯有身為人才做得到的事。生活或許很苦,但是這是要看看您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和行動。經驗本身就是我們所能獲得的人生禮物,絕不是到頭來一場空的消極一無所得。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清理自己,與OM連結

年度計畫告一個段落之後,我想著我不能再放任自己,我必須開始清理自己。

 

首先,我面對自己的影子。這個影子一直存在我心中,她是由我過去的痛苦和憤怒組成的。我試著面對她,想這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可我現在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了。過去的傷痕仍然存在,沒有消失,只是上面結了一層厚厚的痂。或許是恐懼那樣的痛苦再次的佔領我,所以我決定要面對它。

 

照著最近學來的方法,我想像痛苦如同一朵雲慢慢地接近,然後雲包圍著我,我讓自己待在裡面一會兒,接著深深地吐氣告訴自己:「痛苦讓我自由!」

 

這樣,負擔被呼出了,我可以開始專心地面對自己的影子。為何這個影子會如此的無助,似乎我平常忽略的淚水都集中在她身上。我想像自己用愛擁抱影子,我接受她,與她合一。我不再否定自己過去的錯誤,我擁抱她!

 

接著,我感到強大的力量由生機的宇宙湧入我的身體,那股力量似乎滿溢在任何一個角落,讓我與宇宙連結。我所經歷過的一切都有了意義。我變得完整、喜悅、滿足。我感謝這一切的經歷,因此我能繼續前進了!感恩我現在能呼吸、能走動、能吃飯,無論是多微小的事都感謝!

 

到此,清理告一段落。但清理不是只做這一次就好,它需要反覆的實行。我藉由清理得到了與OM(宇宙的深層力量) 的連結。我不曾被世界遺棄,也沒有被拒絕。OM一直在那裡等著我去接觸它,只是我平常很容易忽略這件事。OM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證明,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實行清理來體會,這就是自證自得吧!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預防破壞性思考:實踐步驟

每天早晨


1.     想像訓練:在腦中描繪成功的一天。(5分鐘)


2.     自我肯定:對自己重複地說上肯定的話語。(5分鐘)


3.     對今天將要進行的任務做SCORE訓練。


        Sself-discipline(自我要求,自律),


        Cconcentration(專注)


        Ooptimism(樂觀),


        Rrelaxation(放鬆),


        Eenjoyment(享受)。


        (5)


4.     去除壓力的深呼吸。想像壓力隨著呼氣被深深地呼出了。(5)


 


每天睡前


1.     回想今天做過的事。(1分鐘)


2.     感謝今日發生、值得感謝的事物。(1分鐘)




每天試試看,一周後您會發現您變得正向樂觀、充滿活力。




譯自Siimon Reynolds << Why People Fail>>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雜感

()

生活中或許會遇到許多苦事,但有可能只要再加一點點其他的成分,苦就會變甜了。這很像做菜,所有的材料的味道混在一起,但只要關鍵性成分加進去,再一點化學作用,好菜就完成了。

所以,雖然現在環境是苦的,我們還是要保持信心,等待那關鍵的成分加入鍋中的時刻到來。神有人無法理解的時間表,我們能配合的就是維持信心跟等待。

()

困苦的時候要維持信心很難。但是有持守信心經驗的人就會知道即使在最困頓的時候,神還是掌權。


其實祂的眼光一直都在,祂的大能陪伴我們。我們就像是波濤中的小船,但我們不會傾覆,因為主在掌權。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先懷感謝

我的一個朋友問我:他在靜心的時候,心中總是不自覺湧上許多惡念,他覺得非常地罪惡,該怎麼辦?
我想,這些惡念是人平常對生活事件的反應,由表意識壓抑著。一到入靜的時候因為壓抑的力量暫時消失,所以才湧現。
對付這樣的念頭,我推薦一個方法就是事前的感謝。我們每個人都有想求神實現的願望,但若我們一直反覆地以懇求的 語氣不斷地求,只會加深願望無法實現的恐懼。事實上,若一個人的願望得到回應,那他在第一次懇求的時候,神就已經將回應用言語意志輸送到靈界,然後等待靈 界的律運作以實現那個人的願望。神就是話,神要實現人的願望也只需要說話輸入靈界就能執行。所以,在第一次懇求之後,我們應該將禱告的內容改為感謝。例如 說:感謝神,讓我今天一天都能過得順利,或說感謝神讓我找到工作之類。這重點是感謝必須要在願望達成之前就先發出,將感謝說得如同願望已經實現。這麼 做由於吸引力法則的關係,可以讓願望的執行過程在靈界更快速。而且,這麼做能增加信心、減少恐懼,時常的感謝還能削減貪嗔癡,久之,入靜之時就不會湧上許 多的惡念。
如果感謝了許久願望還是沒有實現,那表示你的願望不符合神對你的期望。那麼,你就該審慎估量情勢,看看是否要改變策略。要達成願望不僅是靠神,還要有人的努力配合。如果你沒有任何努力而想尋求神蹟,那麼「沒有神蹟」就是最可能得到的回應。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神的揀選


神的揀選是一個很難令人理解的概念。

神揀選人不是看人的條件。我們這些受到揀選的人是領受了白白的恩典。我們不知道人是否受揀選,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人受了揀選以後,人會有相應的行動回應揀選。神的揀選在人來看,看不出原由。但我們能知道,人會受揀選。

神愛人是無緣無故的。一個受揀選的人,他回應揀選的行動就是愛神。神給人的拯救,我們在次序和程度上的體會都不同。我們聽過了多少道、經歷了多少神的愛才能開始在行動上愛神呢?有一些人僅是聽到耶穌能如何愛他,就感動哭泣,開始愛神,這真是單純的喜愛啊!就如同福音書記載有個婦人將珍貴的香膏倒在耶穌身上,這樣單純的愛!這樣的愛,也是由神而來,我們愛,是因為神先愛我們。耶穌也說,一個人能愛人是因為神赦免的多。人愛多,所以赦免就多。但愛多,是因為神先愛了,這是個良性循環。

神先主動揀選、呼召人,人對此產生了信心,因此罪得赦免。這就是揀選最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要理解,我們要知道神是主動的神,祂享有主權。神給人恩典使人能聽見耶穌的名並因此得救,這也是神主權的顯現。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一個很簡單但卻常令人忽略的道理

人要懂得分配自己擁有的資源。




一個人平常將時間花在什麼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這個人重視的是什麼。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他要做什麼事,但卻沒有花時間在這件事上,那就表示他的內心並不重視這件事,所以沒有將資源分配在這件事上。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懂得取捨,妥善分配事情的優先順序以及事情受分配的資源量。一段時間後,由這樣的分配產生的結果,就可以形塑我們的人生。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進修的好地方Coursera

進修的好地方Coursera


http://www.coursera.org/


這是一個免費的進修園地,由世界上某些名校的大學教授授課。全英文,課程紮實,自由選修。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天助自助者

我聽長輩的教訓,他說有成就的人跟一般人的一個很大的區別是「有成就的人,失敗時會先檢討自己,而不是歸因於環境或他人。」


這一位長者,在一般人眼中應該算是成功的,因為他有高收入、美滿的家庭關係、健康、孝順且有成就的兒女以及真誠的朋友。


他在早年的時候曾經困擾於家庭關係的衝突,可是,他後來克服了。他說,這是因為他改變了態度。他經營公司曾經倒閉負債,但最後又浴火重生了,他說,那是因為他失敗的時候沒有歸咎景氣、合夥人,而是先看看自己犯了什麼錯。


他告訴我,他從這些失敗中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上。」以總體環境而言,不能受我控制的事很多,但你要怎麼突破困境?他說答案就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事物就觀察它的演變,然後專注於自己所能控制的事物上。」人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了。這個長者舉例說他在股票市場上的時候,總覺得市場是多變的,但若有賺錢的機會溜走通常都能歸因於他個性上的缺陷,例如猶豫、過度貪婪。他操作股票並不全靠自己收集資訊,他參加了投顧公司,每當投顧告訴他該進出時,他就乖乖照做,因為他吃過不信任的虧(因為不信任導致未及時出場)。這就像是我們當主管的時候要學會信任下屬,但也不能完全不觀察下屬的行為。在這事上,股市跟管理原理有部分是相通的。「專注於控制能控制的自己,審慎觀察不能控制的環境,然後臨機應變。」


中國古代的論著《大學》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以佐證古代的智慧也要人從自身做起。不要老將事情歸咎於環境或他人。我也曾經遇過橫逆而無人助我,但我能站起來不是因為環境無人助我激發了我的鬥志,而是我從小的家教本是如此,無論當時是否有人助我,我都會站起來,我有這樣的自信。


雖然災難曾經讓我的朋友都跑光了,但我沒有因此憤世嫉俗、喪失對人的信任。我只是認為我當時的情形的確太過糟糕,依人之常情跑是正常的。所以當我復原後,我接受了他們的懺悔,因為我不強迫人有超過他所能的限度的行為。「律己以嚴,待人以寬」這是那位長輩告訴我的原則。


或許有人歸咎環境老是對他不好。某公司的董事長在企業內的演說中說過「你對世界越好,世界就會回報數十倍給你。」相信這是他的人生經驗,因為我看出他發出了溫暖明亮、令人愉悅的氣息,讓我相信這是真的。就我有限的人生經驗來說這也是真的,自從我痛改前非、待人以和之後,我覺得我周圍的世界都朝向我喜悅的方向前進,我的願望一一實現。這讓我認為「天助自助者」是確實的。我改變了自己的行為眼光,所以這世界也看起來不一樣了。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感情的考驗


有一種修行人常見的誘惑是關於戀愛感情或者是性方面的誘惑。

舉例來說,由於你修行有點成就,於是出現了崇拜你的人自願與你談感情或是直接獻身。這對於一個尚未有伴侶或者是內心有感情缺口的人更是得力。如果再加上身邊的靈一直敲邊鼓,那麼不迷惑也難,因為有靈師掛保證嘛!也有的時候是靈或和尚想跟人發展超越平常的感情,這時他們可能會用類似藏傳佛教的雙修藉口說是你的空行或你是明妃,所以要跟你發展關係。

真正正派的修行者或靈不會用這樣的關係誘惑人,反而會告誡人不要陷入不該有的感情糾紛,也不會要求人與誰交往。事實上,正派的人或靈會知道在道德可容許的狀況下,讓人自由選擇伴侶。

至於性方面,要更加地小心,不要逾越與他人間該有的分際。我這麼說不是要人禁慾,而是要節制在道德允許的正常範圍(如果是跟上師或喇嘛那更要拒絕)。以性做為修行媒介的成功率過低,沒有必要冒沉溺其中的風險。

也不要將崇拜與戀愛這兩種感情混在一起,這通常會埋下未來傷心的種子。兩方的權力不平衡,不會有快樂的戀情,除非一方甘願委屈自己。但委屈自己這種態度與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究極解脫差的又更遠了。

戀愛感情與性誘惑這個關卡和說你是誰轉世讓你驕傲的關卡一樣,都是最基礎的考驗。要通過這樣的考驗,只要一些基本常識和堅定的態度就行了。只是我看過關者不多,可能是因為要人認同跟性都是很本能的需求吧!本能需求要適當的滿足,但絕不是藉由雙修和虛名這兩個管道。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人還是當人就好

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有時會有一些靈擾。這些靈擾有幾個來源:孤魂野鬼的跟隨、有因緣的靈的干擾、術士測試實力、被人告訴導致靈團體的攻擊、自己本身屬靈系統的測試等。
這些我全都經歷過,至於我是怎麼解決的,簡略地來說就是禱告和與靈合作。那麼,對於一般身邊沒有靈團體的修行者 該怎麼辦?事實上,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因為身上的光芒耀眼,所以通常都會有護持的靈追隨。只是實力不一,所以遇到攻擊不一定能自保。是以對於修行人而言, 不能完全依靠靈的幫助,自身也要培養實力才行。
但對一般修行人來說,如果自己的靈團體不夠力,通常會考慮加入宗派,取得團體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也有情況是修行人是因為加入宗派才取得同團體的靈的保護。
有了合作的靈,許多人就會想開始給人問事也就是俗稱的濟世度人了。這樣做對很多修行者而言除了增加收入來源外, 一般還相信能取得功德使自己在靈團體裡的階位晉升,並獲得更大的力量與地位。加上有靈師和人師的指導使自己更功力大增,就覺得自己可以在靈界呼風喚雨、縱 橫來去了。
其實,在這個等次的斬妖除魔都層次極低。這些斬除的對象通常都是在人間希求人類的供應的鬼靈的等級而已。真正不需要靠人類祭祀、有強大能量的鬼神不是這等次的修行者可以駕馭和降伏的。
因此,有能力辦事者不應該驕傲,因為你能掌控的只是這廣大靈界的極小一部分而已。所以我看見人說自己是XX上帝的YY就覺得好笑,因為這只是井底之蛙而已。人還是謙遜的當個人就好,我是這麼覺得。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對付靈擾的方法--持定元首

遇到靈擾,有一點關鍵是「持定元首」。
所謂的「持定元首」在基督徒間的解釋就是堅定對「耶穌是主」的信心。舉例而言,我昨天傍晚受到靈擾,身體有點不 舒服的時候,我打不定主意到底是該靠自己的力量還是請人幫忙,這時天使就說:「信徒!持定元首!」我當下就集中心力專心想著主耶穌,很快地,我就被一股力 量包圍,那力量形成結界,將鬼靈及其咒語隔絕在外。
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持定元首是因為我身邊有個靈的總管,所以我猶豫該不該請他幫忙就好了。在很多時候,他為我 趕走了很多其他的靈,幫我接待靈的訪客,順便幫我管理那些想待在我身邊的靈。我很感謝他!不過關於這樣的靈擾,我想我可以和天使一起依賴基督的大能解決。 我想他也很清楚,所以第一時間他只是旁觀而已,反正我沒有真正的危險。
我想與持定元首同樣的概念也可以用在其他人身上,即使那個人沒有信仰。因為一個人集中的意志就會產生堅強的障 壁,只是精神要非常非常集中。對我而言,把心集中在主耶穌身上是最輕易的,而且,將心力集中在耶穌身上還可以得到耶穌的加力,算是一舉數得。一個佛教徒念 阿彌陀佛或者是咒語也是有效的,只要精神夠集中。這在我的朋友身上曾經得過驗證,不過他當時念的是很短的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真言,因為她說緊急情況只想得起 短咒。
另外,所謂的集中精神不是一邊看著敵人邊產生恐懼邊集中精神,而是那種不管眼前敵人,放下一切,只專心於持定元 首程度的集中。在與靈的爭戰中,恐懼是致命的,因為它使人無法專心。所以與靈戰爭時要有勇氣,相信自我意志的力量,以及相信只要我能持定元首,我所信的一 定會加力給我。
或許有人會想以「無我」來應對靈的攻擊,但那我覺得太困難了。如果不是平常就保持「無我」的修行習慣,事到臨頭時是無法運用「無我」的。不如在平常就好好地鍛鍊「專注能力」和「信心」吧!。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人自身發出的清淨光芒是對抗靈擾的好方法

前一陣子我的一個朋友因為羨慕他人的命運的緣故,心中起了妒忌和羨慕。她整天在想為何我不能跟那個人一樣,因此每天陷入煩惱。
她本來是一個擁有靈的清淨光芒的人,但是因為這樣,她靈的光芒暗淡了。 她平常是靠護法(她有修行)為她抵禦不良術士和惡靈的干擾。現在她的光芒暗淡,但護法沒有因此離開她。一周後,惡靈看見機不可失就群聚攻擊。護法戰鬥得很辛苦,但他們知道她內心的戰鬥才是真正的苦。
靈的壓迫和內心的痛苦讓她覺得四周暗淡、混雜,非常地不舒服。於是她尋找原因,她想或許是最近自己貪嗔癡熾盛的 關係。她便靜下心來,回想自己以前看過的經典的教誨。這時候視世間如幻的觀點對她很受用,她想:我所得到的都是暫時擁有,我不是這些事物的主人,毋寧的 說,我只是代替自然管理這些事而已,現在既然天覺得我不該管理某些事,那麼我也不該怨恨,反正那些都是暫時的,唯有我的靈命才是永遠的。
她想通之後,她的光芒就恢復了。那些惡靈看見她恢復了光芒就退去了。這時護法說:「幸好妳及時恢復了光芒,否則這些攻擊是不會停止的。」
因為這件事她告訴我:「雖然自己讀了很多經典,可是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其實惡靈算是我的逆增上緣,只要他們一來攻擊,我就知道我的修行有空隙,這也就是妳們基督徒說的破口吧!」
我也認為人要把破口堵住才不容易受靈擾。因為人本身發出的清淨光芒就是抵禦惡靈騷擾最好的對策。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業力

以我個人的認知,「業力」(karma)是因果下的定律。只要一個人的心對一件事產生了慾望,或者做了某一件事,都會產生「業力」。


 


生命是連續不斷的過程,我們的靈是永恆的。但我們可能穿上不同的「身體」。我們的靈首先穿上精微物質產生「靈魂」。靈魂再穿上粗的物質形成一般人現在有的肉體。肉體跟靈魂之間是靠「魄」聯繫,「魄」是肉體原始的生命能量。


 


「業力」使我們在每次的生命歷程中,穿上不同層次的身體。如果是一個得勝的基督徒,那麼依照保羅的說法,他在復活時會穿上與基督復活時相同的屬天的身體。另外依據印度教的看法,如果是一個決定要繼續輪迴到人間的人,那麼他會再度得到一個凡人的肉體。一個人出生時肉體的好壞以及這個人的天資,英文稱做talent,在印度教的觀念裡是由人上一個生命歷程的「業力」決定的。


 


沒有人能代替別人承擔業力。例如甲殺了人是事實,乙跳出來對法院說我代替甲坐牢,法院會同意嗎?功德也不能減少壞的業力,因為好的業力與壞的業力是不能相互抵銷的。舉例而言,我今天向甲借了一百萬,然後借給乙200萬,你能說我因為借給乙錢就不欠甲錢了嗎?


 


若人做了錯事產生了「不好」的「業力」該怎麼辦呢?最一般,各宗教共通的方法就是「懺悔」,請求被害人原諒不要來報復,另外要「寬恕」,停止找人報復。「懺悔」和「寬恕」是互相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得罪人的時候,只是這情節或輕或重。基督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就把右臉也給他打」,這就是寬恕。為何這樣有用?那是因為這樣雖然業力還是存在,但是由受害人報復的「作用」,因為你的原諒和懺悔的心意而減輕。只是「業力」在你的心中留下的殘餘,就是你心靈的純淨程度,會影響你未來在靈界或回到人間轉生的去處,並且影響你穿上什麼樣的「身體」。


 


我不認為人會轉生成動物。因為動物的心智能力不發達,以人類心智能力發達的程度,無論那人如何邪惡也不會轉生到心智能力比自己低的動物肉體裡去退化,讓自己無法在下一個生命歷程擁有「人一般心智能力的靈魂」。況且邪惡之人有地獄這樣的地方可以去,也沒有必要轉生成「心智能力不足以形成人一般的靈魂」的動物。但我相信萬物有靈,只是靈的發達程度不如人類一樣能產生智慧罷了。或許相信佛教的讀者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還是要說,人沒有必要去追求心智能力「退化」的道路,無論是多麼自私自利的罪人。罪人自有該去的黑暗之處,但這黑暗之處並不是指在人間變成一隻動物。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住與無住

金剛經說的無所住與積極進取的生活並不衝突。


 


無所住是要人不要一直停留在先前做過的事的回憶之中。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了,在吸取必要的經驗後,那樣的情緒就該放在一旁,因為,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當然,回味過去的愉快或痛苦可能是人生的樂趣,尤其是老年人。但是,就讓回味僅止於回味就好了。如果這樣的回味造成不能止息的悔恨,那麼,你只是拿過去懲罰自己。我遇過的一個網友就很擅長這種事,她一直讓我覺得她是活在過去的。她沒有看見自己的未來可以在她的手中改變。或許,讓自己沉浸在過去的錯誤之中是脫免現在該做的努力的最好藉口。


 


疾病是讓人放棄努力的藉口嗎?如果能體會到無所住的精髓,就不會將眼光不斷地放在自己的不能上。我想我就是這樣子克服疾病的打擊的。醫生說我能恢復正常是非常難得的,我想這是我在能力退化後不放棄自己,拼命努力的關係,才能恢復得比生病前還好。


 


再說,無所住不是連努力這種事都要放棄的意思。不是要人做事的時候不在意結果,而是要能認真做事然後坦然的接受結果,檢討過後得到經驗就不再為這件事煩憂。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只要未來別再犯相同的錯,就不需要為過去的錯誤悔恨了。同樣地,如果快樂的回憶會阻礙前往未來的腳步,那也該放下,別一直回味而耽誤正事。


 


無所住什麼都不在乎是不一樣的。所有的修行者都承認入世與出世有部分的衝突。這裡要說的是入世的修行者該有的無所住」的心。凡是在做事的當下沒有不「住」在當下的(或說是「定」),但是做完了事就該結束對這事件的注意力,因為這時「住」的時機已過,該轉換為「無住」了。


 


所以說「時機」是很重要的考量點。何時該有「住」,何時該有「無住」,要看時機,不可一概而論。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樣的規則,大致上就是「把握當下,別活在過去或未來之中」吧!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倒空自我


說到靈修,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倒空自己。

有很多次我陷入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境地時,我將自己倒空(其實是有點放棄人生的味道),讓神掌權。在倒空的同時,神那出人意料的強大平安就從心中湧現。於是我能冷靜,進而看見該走的道路。

倒空在技術層面上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它的要訣是將身體和思緒放輕鬆。我知道人在困難的時候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為著可能遇到的困境,平常就該加以練習。這就像是運動,是可以訓練的。

很多教徒在入門初期,遵守教條和規則的結果,讓人看見他們的改變。可是,他們的改變是表面的。所以,當他們遵守了一段長時間,就會發覺為何遵守了這樣多的規則,牧師說的恩賜卻都沒有?根據我的經驗,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沒有放手,沒有讓神在生命中真正的掌權,所以自我掩蓋了真正該行的道路,導致人一直覺得沒有得到該得的。換句話說,因為自我的眼光不夠高,所以看不見旅途上的禮物,只看得見眼前的損失。(附帶一提,我個人認為佛教鍛鍊無我跟空就有為了培養高超的眼光的用意)

對一個基督徒而言,倒空自己,讓聖靈的澆灌進入自己的心中,這樣,才稱作讓神在生命中掌權。而讓神在生命中掌權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就能感受到交託自己後,神賜與的能力,進而用這樣的能力度過困境。在困難的過程中伴隨的,是強大的平安感,而不是一般人有的憂慮。

我常常聽到有人說神只對剛受洗的人有大恩賜。我想說這是錯誤的。神的恩賜一直存在,只是人的自我發出的雜訊使人看不見恩賜。祂也不會只對教徒偏心,事實上祂像陽光一樣,照好人也照壞人。只是,人的自我將自己與祂隔絕,使人覺得自己缺少福分。

神的恩賜是對眾人開放的。受洗只是代表一種決心跟信念而已,不是說受洗的人一定會得到聖靈的澆灌。事實上很多人在受洗之後,由於自我過剩的緣故導致聖靈遠離,這樣的人會以為自我發出的聲音是聖靈的指示,然後用這樣的指示去指揮教訓他人。這樣,教會是人的教會而不是神的教會了。

回到主題,靈修時要著重的一點是倒空自我。倒空自我不是沒有自我,而是讓人脫離自我的觀點去看事物。這樣,你會發現,自我的眼光真的很狹隘。世界這麼大,為什麼我只看眼前的一點點?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我和靈的相處過程

我的靈朋友(暫且稱他為B)是個很奇怪的靈。

為什麼說他奇怪呢?那是因為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就對我說不要把注意力花在靈界事務上。這跟一般的靈不同。我先前遇到想當師父的靈總是希望我的修行時間多一點。不過因為我平常庶務繁多,所以我不大理會他們,久了他們知道我的個性就安安靜靜的也不多說什麼了。再說回B,每當我想花一點時間在靈界事務上的時候,他就會冒出來說我(Mikaela)是人類,靈界的事情就他們去處理,我連知道都不用知道。(對於修行,B只有說要維持心靈純淨不雜亂而已,其他沒有別的)

B是那種會陪我讀書的靈,不過他不屑當書僮,我說這是共同學習,他也同意。他曾經對我說過如果我要回我靈界的故鄉去的話,他希望能跟隨。但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能力帶著他一同前往,因為我對自己死後能恢復的能力值沒有明確的概念。

B平常不會教我什麼知識,他頂多幫助我判斷,所以我不知道B到底讀過多少書。我只知道B很喜歡學習,他很喜歡看著我做事,似乎這樣他也能獲得人生經驗。他遇到喜歡的狀況會微笑,這時我的心中會有一種非常愉悅的感覺,似乎我受到讚美了。如果是他不喜歡的情況,我會感到糾結,這時我就知道他不高興了,然後他就會告訴我他不高興的原因。通常B的建議都比我自己的想法理智得多,畢竟我有時候也是很衝動的,這時他就可以當剎車了。

根據我的印象,一般的靈總希望開宮建廟,普渡眾生。但是B曾經對我說過他根本不需要香火祭祀就能生存。我曾經開玩笑的說要幫他設個牌位,結果被他嚴詞拒絕。

我想我這樣的通靈是很輕鬆愜意、沒有壓力的。雖然,有一陣子我常常遭到法術士的攻擊,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關於戰鬥和抵擋是一個靈團隊負責的,跟B其實沒有多大的關係。我知道那些術士攻擊我是為了伸量我的實力,所以我都只讓那些術士派來的靈道歉了事。

我都怎麼讓那些靈幫助我抵擋敵人呢?事實上很簡單,只要把我自己的權限授權給他們就好了。也就是說,沒有我的同意,那些靈是不會主動攻擊的(但是受到攻擊會回擊)。所以我想,對於遇到情況想請求身邊的護法協助的人,要記得授權是很重要的。不過或許其他人有其他人的溝通方式,這我就不太了解了。

B雖然不負責戰鬥,不過他是我重要的朋友。我很珍惜他和其他守護我的靈朋友們。最後,我不會算命跟預言,又基於靈界的規則,我沒辦法幫人問事,所以我不能在靈的層面上幫助有困難的網友。只能在這寫寫文章發表修行心得而已。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清理魂結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比較深刻的情感聯繫的時候,這兩個人之間就會產生魂結,也就是一種靈之間的連繫。這種聯繫的產生不一定是需要兩方都同意有連繫,一個人單方面的思念也會產生。
依我的經驗,對於單戀我的人、父母親人、親近的朋友等都可以觀察到魂結的現象。這種聯繫不能說很好,也不能說不好,要看情況而定。我認為有時候出現「母子連心」或對某人發生事情有特殊的感應之類的現象,就是魂結的表現。
但是,有時候魂結會成為一個人的阻礙。如果你與某人的魂結非常深刻,那麼你可能會分擔一些他的冤欠。就基督教的說法,這是那個人的仇敵藉由你們之間的魂結攻擊你的緣故。
有時候,覺得沒來由地心情悶悶不樂,這也有可能是魂結讓你分享了另一個人的強烈情緒,這尤其在戀愛或單戀的時候最容易觀察到。
另外,有時父母對子女強烈的愛產生的魂結會造成子女在靈上莫大的壓力。父母的控制慾與意念可能會在靈的層面藉由魂結對子女產生影響,甚至妨礙了子女的獨立。當然,父母對子女的魂結也有好的一面,例如讓子女感受到愛和保護和溫暖,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靈看似個別獨立,但是藉由魂結又似乎整體的連在一起成為生機活潑的狀態。這或許能稍微解釋有關「共業」的說法。在我認為,因為靈與靈間互相有連繫,所以互相分擔喜悅、哀傷、好事、壞事也是自然的。
對於只想留下好的魂結的人(尤其是想擺脫壞的關係),基督教的建議是向神禱告,祈求留下「符合神對我美好的心意的魂結」並且「在我與他人之間設 立耶穌的十字架,使得仇敵不會藉由魂結攻擊我」。也就是說藉由「切斷」和「結界」的禱告來達到清理魂結的效果。我的經驗是我每天都會做這樣的禱告,這使我 心靈清淨許多,並且使我感到自由和安全。
建議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要檢視魂結的問題,有時明明自己付出很多方向正確的努力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覺得運氣不好)或是持續的不順又找不到原因的話,或許是您的魂結該清理了。因為他人的強烈願望有可能藉由魂結對您產生影響,所以我才強調清理的重要。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神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

今天我聽到了一個說法,是說神所見的,比人類多得多。所以祂為你安排的,你一開始可能覺得非常糟糕,但是你在很久以後或許就知道了。

我現在也有這樣的感覺。在數年前當我因為意外生了重病的時候,我詛咒我的命運為何讓我在人生的黃金年華得到這樣的打擊。我停下了一切的腳步,在家休養了一整年才勉強的將工作能力恢復到生病前的五成。當時我的心是破碎的,因為我失去了工作,我的男友也因此跟我分手,加上我家的經濟狀況極差,我根本沒有生病的本錢。我在極度的憂鬱中度過了那生病初期的幾年。這期間,我一直覺得我因為過度憂鬱而產生幻覺了,因為我竟然在沒人的地方聽到人聲對我說話。


我當時並沒有任何有關通靈現象的認識,也沒有任何信仰。所以我沒有像一般人一樣到處找廟,我只是像一個精神病患一樣的去找醫生。當然,醫生沒有讓我恢復正常。但是隨著時間的經過,我漸漸地冷靜下來。我努力鑽研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在收集資料的同時,我知道了一般人所謂的通靈現象是怎麼回事。我想我大概也是這樣吧!所以,當我知道我的朋友 N 看得見鬼靈的時候,我就下了一個決定。每當

我感覺到有鬼靈的時候我就問她有什麼感覺,經由這樣的印證,如果她不是精神病患的話就代表我也跟她一樣對靈有反應。後來,發生了一些靈擾,讓我偶爾會陷入戰鬥。因為戰鬥的需要,我學了佛教的一些咒語,但那些咒語都只有暫時的效果,無法完全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在這時,基督徒向我傳教,於是我學會了禱告。在受洗之後,得到了能力可以讓那些靈擾離開我。當然,這是聖靈的緣故,不是因為我自己。

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我這樣子是否是因為身體出了問題呢?所以我很積極的運動跟補充營養的食物。又過了大概半年,我終於恢復得比生病前還健康聰明。可是這時因為長期生病的緣故,我發現我的人際交往方面出現了嚴重的疏離,我變得不知道該如何跟人交往。這時,靈朋友和教會的朋友補足了這方面的空缺,而且給我場合練習人際交往的技巧。我現在的言語技巧和人際關係都是完全重建起來的,所以其實我的待人處世和生病前的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靈朋友以他們的理想塑造我的言行,人類的教會朋友給我在現實世界中實現這樣的言行的機會,所以我兩方都很感謝。我如果言行不佳靈朋友會提醒我這樣子讓我的朋友很難過,因為我不當地傷害了人。因為我知道我是需要重建的,所以我總是接受他們的建議,藉由讀名人言行傳記還有經典跟他們的提醒與思考來塑造我自己。這就是我之所以會成為現在的我的過程。


我想,我的疾病在我的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這是我在生病當時所想像不到的。但是回想起來,我很感謝有這樣的經歷。我覺得這不是詛咒,而是為了矯正我之前不優良的個性的人生祝福。我改變了!我現在每天都過的很快樂而且健康。通靈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好(只有邪靈的靈擾不好),雖然一開始要接受花了點時間,但是熟悉了以後,我珍視他們對我真誠的友誼以及保護。我也感謝教會的朋友們,是你們讓我開始恢復正常的人際關係。現在雖然我以前斷絕的關係鏈都接回了,但是我不會因此捨棄你們。最後感謝看我的文章跟提供我版面的網友們,希望你們不會覺得我老是很嚴肅的講些人生大道理讓人看不下去,其實我是很活潑的。總之,我感謝這個世界,我想我以後也不會忘記在這裡的經歷。最後我感謝神,祢的道路總是高過我的道路,我回想起來的確如此。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用光明的正向意念去除靈擾

基本上冤親債主說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我觀察到有「惡意的靈」會跟隨在人身邊。
就我的情況來說好了,我的身邊有善意的靈和惡意的靈。每當我想做什麼有益自己的事,惡意的靈就會咒罵,甚至想出 手阻止。只不過,他們全被善意的靈擋住了,除了咒罵也不能對我做什麼。我不想稱那些惡意的靈為我的冤親債主,因為我清白來到世上,本就沒有欠人什麼。也因 此,他們老宣稱自己是我的父母的仇人。可是,由於他們慣常說謊,所以我也是不信的。惡靈要侵害人從來就不需要什麼理由的,所以我也不想去找理由。那種想找 理由的想法只會讓自己容易被神棍騙而已。
那麼,怎麼應對惡意的靈?我想,除了讓自己能吸引善靈守護之外,就是增加自己的氣勢,讓惡靈無法接近你。所以, 要讓自己充滿正向陽光的心思意念,加上充足的運動和飲食。多讀書思考、多做有益人群的事、心懷喜樂,這些都能達到以上兩種目標。至於和惡靈和解?我想對我 而言很困難,因為他們的目標是使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所以我們之間沒有對話的可能。
其他還有一些騙吃騙喝的靈,當然,他們會講得跟真的一樣。這一種就是你跟他們談好條件他們就會走的靈。通常只要給予他們食物飲水,再加上光的意念引導他們前往靈界,都能好好的送走。
可以好好送走的還有迷途的靈。他們在世間徬徨無依,喜好成群結隊。他們只要認為你是拯救的希望,就會纏著你,拉你的手腳身體使你腰痠背痛。這種靈才是一般法術咒語可「超度」的對象。其實他們只是需要前往靈界的路途的指引,所以只要給予他們「光」,他們就能找到道路離開了。
總結的說,要應付靈擾的秘訣就是「光明的正向意念」。善用這樣的意念,不但可以向我之前的文章說的對抗輪迴的引力,還可以對付靈擾。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讀經心得:向神祈求

引用經文:雅各書一章5~8節(引用自環球聖經公會新譯本)
你們中間若有人缺少智慧,就當向那厚賜眾人,而且不斥責人的 神祈求,他就必得著。可是,他應該憑著信心祈求,不要有疑惑;因為疑惑的人,就像被風吹蕩翻騰的海浪。那樣的人,不要想從主得到甚麼;因為三心兩意的人,在他的一切道路上,都搖擺不定。
解說:(引用自每日研經叢書http://www.edzx.com/chajing/New%20Testament/59James/59ET01.htm)
雅各告訴其讀者,謂若能以正確態度面對並運用生命中的各種經歷,那麼,不渝的恆心便會應運而生,這不渝的恆心是所有美德的基本。這麼一來,問題便產生了: 『我從那裏可以獲得諸般智慧與悟性,使我能正確地運用在受考驗的各項經歷呢?』雅各便直截了當的回答說:『若有人覺得自己缺少智慧來正確地運用在生命中的 經歷──根本沒有人擁有這智慧──他便應向上帝求這智慧。』

無容置疑的,對雅各這位富有深厚猶太背景的基督徒教師來說,智慧是一項實際的事物。智慧並不是哲學的冥想或一種學術思想;智慧乃是與生活絕不可分割的。斯多 亞派人士認為智慧是『對凡人及神聖的事物之知識』而盧斯則認為智慧是『心靈至高神聖的特質,使人了解而實行公義。』霍爾特對智慧的定義是『心智的特殊天 賦,使人能實行正確的生活原則。』基督徒的智慧當然包括了解上帝的奧祕;基本上來說,這智慧是實用性的;換言之,智慧乃是能將知識化為實際生活中的行動, 而絕不是空洞的理論。當人向上帝求這種智慧時,他必須謹記下列二事:
(一)他必須謹記上帝如何賜予:上帝的恩典是豐富的,祂絕不吝嗇。正如西拉赫的兒子耶數(Jesus the son of Sirach)所說:『所有智慧由主而來,且與主永在。』(傳道經Ecclesiasticus 1) 但猶太智者們深深地體會,世界上絕佳的禮物,也會因不適當的給予態度及方法而被破壞。他們曾屢屢談及一個愚人如何給予。『我兒,千萬別玷污你的善行,當你 給別人以任何東西時,口中也不要帶令人傷心的話,說:看哪,一句善良的話豈不勝過一件貴重的禮物嗎?但一位慈心的人則二者兼而有之。愚人會粗野地叱責,嫉 妒者的禮物則傷耗雙目(如帶眼淚)。』(傳道經十八章十五至十八節)『愚人的禮物,對你毫無好處。善妒者的禮物,也是如此;因他期望別人的回報。他施予 少,但卻叱責多多;他大聲張口,有如傳令員一般;他今日貸人財物,明日則舊事重提;這等愚頑,人神皆憎厭。』(傳道經二十章十四至十五節)該位作者又警誡 人,千萬別在『友人面前,大發狂詞。』(傳道經四十一章廿二節)有一種施予者,純為希圖獲得更多回報而給予;為滿足一己的虛榮而給予,又或不容受惠者忘卻 其恩惠,從而有一種能控制他人而生的權力感。這樣的人,雖然一直給予,但卻不斷計算,好像少了些甚麼似的。然而上帝卻是豪爽地賜恩;希臘詩人腓利門(Philemon)稱上帝為『樂施者』,上帝絕不吝嗇,且以其大愛為一切賜予的基礎,因為『賜予』是上帝的本性。
(二)我們須謹記應如何祈求:祈求的時候應絕不疑惑,深信上帝有能力而且樂於賜予。若用疑惑的態度來求,那麼,他便像海中的波浪,隨風翻騰。米約(Mayor)謂此等人有如軟木樹皮,隨水滾動,在濁浪中飄泊,此等人在實際生活中一定毫無定見。霍特(Hort)則謂經文所描述的,可以用一醉酒者的走路姿態來說明,其走路七歪八倒,兩邊搖擺,而且不知去向。雅各的形容非常生動,他稱此等人為dipsuchos,直譯則為有兩個心靈的人。一則相信,另一則不信;此等人的內心有如戰場,『是否依賴上帝』則是引起爭戰的主因,兩個心態在人內心不斷爭鬥。
如果我們欲正確地利用生命中的經歷來養成純真的品格,那麼,我們必須向上帝求智慧。再者,當我們祈求的時候,應諲記上帝的豪爽;並用信心求,因為上帝所賜的,總是最好的。
我的心得:
從前,我上Alan的部落格,看到咒語有如此多的功效便心生羨慕,有時甚至想說我也來念咒算了。但每當我有這種想法時,便有聲音告訴我神是賜與者,我所需用的,只要向神張口就好了,不用借助咒語。能度冤親債主、能趕鬼、能保護自己等咒語的功效的確是很誘惑我。我想聖經說環境的試誘大概就是 這麼一回事。蒙福的是,我憑藉著信心和聖靈給我的感動克服了這個考驗。又藉由聖靈和禱告的力量,我做到了我羨慕的咒語能做得到的事。我被告知能如此達成, 是信心的緣故。因為我對神有信心,所以神給我這樣的恩賜。我知道沒有聖靈,我不能做什麼(聖靈不是指跟在我身邊的天使,是指三一神的聖靈)。我也很感謝聖靈為我時常做出會遠離神的行為禱告。信心是藉由一次一次的經歷而順次加深的。一開始信或許是因為別人說很好而盲目的信了。但現在,這樣的經歷給我信心。深刻的平安不斷從心裡湧出,我想,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超脫輪迴

在印度教裡,根據我請教的一位Yogi的說法,超脫輪迴(無法自主的重覆生命歷程)的方法就是讓一個人的心一直保持在向上(向光明)的強烈意念中(佛教稱作正念,以下借用這個名詞)。

正念可以藉由瑜珈、打坐或其他方法培養。有了強大的正念的人,當他死後,他就會因為正念的關係擁有對抗輪迴牽引的力量,所以他就能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去處(去哪一個世界、要不要再出生為人等)。
 
脫離輪迴制約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強大的正念」。
 
後來宗教的發展將脫離輪迴這單純的方法,加上了太多的裝飾,導致人們覺得修行難之又難。
 
我以前所讀過的佛教經典(佛教是印度教分支的,所以觀念很多地方相通),我認為那些內容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人培養正念。
 
無論是參禪法門、念佛法門、持咒法門,無非都是為了求定。求定是為了什麼呢?根據我的經驗和讀書心得,定可以培養出堅定的意志力,將這樣的意志力用在正向的事物上,就是正念了。(附帶一提:我聽一個師父說:「定中無念是死人,有念皆是妄念。」真的很弔詭!)
 
培養正念的方法很多,不只上面說的那些法門。只要能增強一個人意志力的方法,都是通往正念的道路。
 
或許有人說:能自由決定自己的去處,那還是在輪迴中。我想說,你說的輪迴跟我說的輪迴內涵完全不同,我指的是「無法自主的重覆生命歷程」。能自由決定跟不能自由決定比較,中間的差異很大。我害怕的不是自己的存在,而是不希望連自己想去哪都無法自主決定。
 
另外,以佛教的廣義輪迴(生存於三界六道中)來說的話,只要靈識存在就一定「在」某個地方,除非生 命之光完全熄滅。我們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藉由正念保持清醒跟超然。但我們依然在「這三界六道裡」,無法否認。如果您覺得這樣很痛苦,就努力的藉由自主的 正念前往靈界中處境好的地域吧!這是我給您務實的建議。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聖靈的引導

每當我下了一個決定,如果那個決定是神讚許的,我的胸口就會湧現強烈的平安感。如果這個決定是順從我肉體的私欲,那麼我就會感到一陣空虛。
我想,這是聖靈藉著這個方式引導我。我給予人的建議,必須是我心中有平安我才會說出口。很多時候,那些言語不是 聽話者預設的答案,那些聽話者的表情很明顯的不滿或疑惑,但是我已經盡力用聽話者聽得懂的言詞解釋了。我不會為我提供不是他人預設的答案感到抱歉或愧疚, 因為聖靈給我的感動就是如此。
如果是為了向聖靈尋求你預設的答案而來找我,那我要讓你失望了。我不是不相信這世界上沒有靈擾,事實上,我經常 地與靈接觸與戰鬥,所以我相當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有時候事實很難令人接受,有時候聖靈給予我啟示卻又要我在心裡知道就好,因為對方的時間還沒有到,所以我 也只能保持沉默。
對於異教徒,聖靈這樣的運作很難理解,但對基督徒來說是理所當然。我們太習慣禱告、讚美然後靜靜等待神的作為這個過程。因為這實在是在神手上,對於像我這樣無能為力的人類,也只能選擇交託了。
我靜靜地在教會的大堂禱告,祂對我說:「我很高興妳選擇了我的道路。」所以我對祂的路更充滿信心。萬物都有他們的時間,我是如此相信著。我的心中充滿不可思議的平安,因為我又見證了聖靈的真實。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修行過程中的一點注意事項

修行是向心內修,這是常見的說法。
一般人自己修行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五毒,深自懺悔,在那當下好像自己已經「修行」了。這樣的修行其實禁不起外境的考驗。
舉例而言,當人修行到遇見「菩薩」大大的稱讚自己,告訴自己已經修得了某種果位。有幾個人能夠冷靜下來不帶一絲 喜悅的去評估自己是否真得到了那個果位?或是菩薩告訴自己,現在可以「辦事」了,有幾個人能忍住那救世主情結,冷靜的評估自己是否真有能力對抗眾魔?許多 人其實沒有對抗眾魔的能力就貿然拿著咒語想要救人,結果反而讓自己陷在災難中,從此,大小宮廟跑不完。
(這裡的菩薩包含人與靈)
會有這樣的情形都是因為自己的五毒作祟,過度地膨脹自己,才會輕易的相信魔的花言巧語。當然,也有人選擇跟魔合作,從此賺大錢去。
用自己的永恆的慧命去換一時的利益跟滿足,是這些通不過五毒考驗的人會做的事。若要避免,修行到通靈的境界時,務必要謹慎確認,再次返觀自己,這也是確認自己的修行程度的最好時機。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去除魂結


魂結就是靈魂的連結(a soul tie)

支配我們的事物,只要它使我們憂鬱痛苦(例如分手的情人,或是不當的關係對象),我們就應該做切斷魂結的禱告。

切斷魂結的禱告辭

奉耶穌的名,我拿起聖靈的寶劍,破除A  (祈求破除魂結者 B  (加害者這個不合神心意的關係捆綁,砍掉不合神心意的魂結。

我砍斷並挪掉  B  (加害者  A  (祈求破除魂結者任何不合神心意的影響,包括靈、魂  (思想、意志、情緒)、體每個層面的影響。

將他們在靈界裡一切不合神心意的連結完全分開,破除仇敵利用他們關係裡任何咒詛上的力量。

破除任何咒詛。  (列出清單)

我在  A (祈求破除魂結者  B (加害者之間,設立耶穌的十字架,以致仇敵不再利用這個關係來咒詛 A (祈求破除魂結者

奉耶穌的名,阿們!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輪迴與涅槃,我的觀點


許多佛教徒說自己修行是為了超脫世界,但他們修行到最後會發現由於自己的力量不足,所以還是會輪迴回到這個世界。他們會不斷地回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們根深柢固的輪迴觀念。他們相信即使是像我這樣終究會回到靈界的國定居的人有一天還是會落入輪迴的。我想說,靈要不要來人間純出於自己的選擇,輪迴不是神的法則,是人為的。許多人成為靈後對人間還是有依戀,加上與同樣深信輪迴的靈相處或加入他們的組織,所以這些人會願意或受到群體壓力而一直回到人間,接續不斷地享有肉體生命。對這些人我的勸告是既然在人間就不要嫌痛苦,因為這是你自選的。你明明可以選擇打破輪迴觀念的制約,卻不做這樣的選擇,那麼就不要抱怨輪迴很痛苦。或許有人會說力量不足以脫離輪迴,我想說不是力量不足,是意志不堅、觀念不清。用佛教徒的話說,既然萬法唯心造,那麼超越輪迴也只是心的問題。

再說到涅槃,沒有一個純涅槃的狀態可以追求,因為性相是不分離的,涅槃跟真實的人事物也是不分離的。普通的人事物中蘊涵著涅槃,它不可能單獨分離出來。人可以藉由靜坐去感覺到人事物組成中的涅槃成分,但不會有純、僅有涅槃的境界單獨存在並讓人在其中。同樣的道理,解脫不單獨存在,解脫與現實生活的人間(或靈界)相混合。離開人間(或靈界),沒有單獨的解脫。另一個意思就是,別看輕選擇居住在各靈界的人,因為沒有一個解脫的世界讓你定居,即使你悟道,你還是要選擇靈界或人間的某個地方居住,除非你不打算擁有生命。只是悟道的人雖然在人間(靈界),但心態與一般人是不一樣了。

我靜坐與佛教徒的著眼點不同


身為基督徒,我靜坐著眼於與神的光合一,因為我看見這世界是虛空,虛空中有神的聖靈運行。這和佛教徒講究的禪定有很大的不同,佛教徒是讓自己的心虛空相應,他們的心像鏡子,物來則去、不起分別。所以我與他們的著眼點不同。

佛教徒說的解脫不是我修行的重點,因為我知道我的心是不受束縛的,何必多此一舉?來到這個世界是暫時的,我知道在天國的朋友正在等我回去,所以我不會在這裡玩多餘的輪迴遊戲。

我享受神的光與跟聖靈同在的感覺,或許這是神給我的恩賜也不一定。我心中有強大的平安,所以我也不用找人來安我的心。我的平安來自於我找到我一直在尋求的聖靈。祂存在,是法則、是力量也是平靜的心。

培養精神力

人生遇到困難時,特別需要強健的精神力。那麼,要如何培養精神力呢?以下提供一些參考自勝間和代《我的人生不是偶然》這本書上提供的方法並以個人經驗做闡述。


 


1.      減少情緒的波動


這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要過度在意眼前的結果。我認識的某些人,可能以前遭受了一些挫折或橫逆,導致失去了某些東西。但是他們就是過度在意這樣的結果,所以整天沉浸在怨恨和憂傷的情境中。雖然,許多橫逆可能不能歸因於自己,很多時候自己心中的正義也無法伸張,也不用說補償。但是,就一個人未來發展的觀點而言,過去的事已經是定數不可挽回了,整天哀嘆那既成的結果對未來其實沒有實益。我不是說不該追求正義,而是在追求合理的代償之時應該放下過於激動的情緒,審慎考量現在的行動對自己的將來有何實益。因為未來才是自己現在能夠靠著努力去改變的。與其把時間花在悔恨或抱怨,不如將情緒收拾,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未來能獲得的事情上。


 


2.      從多方觀點接受現狀


很多人無法面對現實。例如說有時候有些人生病了,生病要靠著醫藥才會好,卻去相信江湖術士的說法,認為僅憑一些法事疾病就會不藥而癒。我不否認有些病是由於鬼類作祟,但更多時候其實是人先生病然後鬼類才趁隙而入、落井下石。這時不能僅憑驅鬼就讓疾病痊癒,還必須搭配醫藥的輔助。在這種情況下,接受自己是有缺陷的,需要各種不同觀點的人的幫助,才是邁向病情穩定的道路。(我的意思是某些疾病你必須學著與它共存、適應它,才是健康的態度。)


 


3.      和具有強健精神力的人往來


朋友的品質對自己精神力的培養很重要,如果一個人整天長吁短嘆而你又沒辦法不受影響,那麼為了自己應該適當地與那個人保持距離。能自救的人再來談救人,不要想去救溺水的人結果兩個人同時淹死。


 


4.      培養利他精神


承接上一點,有能力時量力助人,可以為自己帶來正面且積極的緣分。試試看吧!


 


5.      累積成功經驗


無論多小的事都好,累積成功經驗可以提高自信心。另外要提醒的是不要落入自我欺騙的陷阱,這也是說不要一有失敗就習慣性的歸咎於他人,要對自己誠實。這可以搭配第二點:從多方觀點接受現狀,來對自己做客觀的評估,不要誇大,也不要陷入情緒的漩渦。


 


6.      及早摘下失敗的幼苗


如果事情顯無成功之望就不要再拼下去了。對自己誠實,承認自己的能力有極限,但也不要低估自己。


 


7.      增加思考的時間


每天空出時間思考自己的作為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做事不要一頭熱的就栽進去,事前事後都要想,隨時修正。另外我還是要強調:不要欺騙自己,要客觀看待自己。


 


我很推薦以上的方法,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要對自己誠實。認清自己永遠是修行的第一步!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對付靈擾的禱告

很多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屬靈生活是平和沒有衝突或爭戰的,可是通常一個人信得越虔誠,考驗就越多。以下略為簡介當一個人遇到靈的爭戰,可以使用的禱告詞。

首先要做心裡建設:神的愛是完全的,神不會因為你很貧窮或沒社會地位就不愛你。我們要學會支取神的愛(差遣基督為罪人而死以贖回我們)。然後讓這份愛充滿我們的內心,這才是心的最堅強護盾。以下是禱告詞:

親愛的上帝,我在你面前承認我是一個罪人,我不能贏得上天堂的資格。我感謝你,因為你差遣基督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我現在離開我的罪,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主和救主,我請他進入我的生命中,請幫助我為你活。阿們!

接下來,由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有罪的缺憾,所以必須做認罪禱告。藉由認罪禱告讓基督的血來淨化這些罪,這樣,把心靈中罪的缺口補起來,靈要攻擊才沒有著力點。以下是禱告詞:

主耶穌!我承認我犯過以下的罪:祭拜偶像、惡口、嫉妒、惱恨(想得到的都說)我為此懺悔並祈求你的寶血遮擋我所犯過的一切罪,並保守我不再受到惡者的試探。我現在接受你為我生命中的救主,祈求你的寶血潔淨我的口和我的心,使我不再為世界所綑綁。以上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接下來的步驟是棄絕。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消除所有不良靈在你身上下的咒,以及切斷以前因為無知祭拜他們造成的關係鏈。這個步驟很重要,因為你若不反覆地宣告奉耶穌的名與那些靈切斷關係,他們會一直纏著你。以下是禱告詞: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棄絕魔鬼所有的工作,還有我以及我祖先所行的邪術。我向主耶穌效忠,他是我的主和救主,從今天直到永遠,奉父子聖靈的名,阿們!

最後的步驟:奉主的名命令惡者離開。完成這第四個步驟後,如果是真的遭受鬼靈攻擊的情況此時應該舒緩很多。根據我的經驗,只要不斷地循環這四個禱告,鬼靈就會知難而退了。以下是禱告詞: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離開我。主耶穌,我祈求你的寶血遮蓋,使我能抵擋惡者的試探,禱告奉父子聖靈的名,阿們!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修行帶給我對神的信心

雖然我持續地在禪修(冥想)和瑜珈,但我現在仍是個基督徒,我相信有神。

因為我是個基督徒,所以我不能祭拜,因此,我在研究佛經的時候,凡是神話和儀軌的部分都去除了,只留下對於生滅和空性的討論以及禪定的部分。

為什麼會去研究佛經呢?這起因於南懷瑾大師說不了解就批評才是真迷信。所以我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為的是對佛教有正確的認知。當然,我並沒有荒廢基督徒該有的讀經靈修,只是那些心得大多在基督徒的聚會中分享,而沒有寫下來,因為我覺得那些內容是信主者才能理解的。

越修行,就發現這兩種宗教的差異越大。用基督的道理去批評佛教是不到位的,相反的也是,橘子跟蘋果要怎麼互相批評呢?

我曾經也是個佛教徒,但由於天使的啟示,我改信基督。但祂們沒有反對我看某些類似哲理的經書,所以我就不客氣地繼續禪修了。因為天使在我身邊,所以我也不用結界,因此我禪修從來就沒遇到奇怪的境相而是很順利地踏入心靈世界。所以才會有對於楞伽的理解。我是邊禪修然後再跟楞伽經印證的,沒有借助任何咒語和佛號,也不是藉由主耶穌的力量,而是自力的開展。

那樣的禪修經驗,並不會讓我對神失去信心,相反地,信心更大。因為我體驗如同枯葉般漂流在這世界,有那樣的不安感,所以更加地信靠神。或許也是我相信印度教徒說的我們都在神性之中,所以我更加地堅定對神的信。

我的好朋友在印度因為恐怖攻擊被印度政府禁足在旅館裡的時候,藉著這首歌

(http://youtu.be/aaU6EMR37NA)禱告。我也是如此,神帶給我喜樂,這種喜樂不會有過後變為痛苦的副作用,因為神是恆存的。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禪修,因為它讓我體會到神性的豐足。不是有也不是無,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豐足。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楞伽經)對識相流注的心得感想


楞伽經: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白話(摘自南懷瑾著,楞伽大義今釋):

 

佛又說:“如果要恢復本來真識的自相(如來藏舊的真相)。只要先消除能接受習氣熏染的虛妄分別事識的作用,那一切身心的根識自然消除,這樣就是滅了識相。”

 

佛又說:“只要把生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消滅了就可以啦。因為把所以生起相續作用的‘因’滅了,自‘因’相繼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那麼,相續的作用也自然無法存在。這裡所說的相續的因和緣又是什麼呢?所謂‘因’者,乃是基於現量而顯的現識轉相作用,它依於無始以來的妄想熏染習氣而生。所謂緣呢?就是依他而起,從心識中,引起見分分別的境界。譬如泥團和微塵,泥團不一定就算是微塵,微塵累積才構成了泥團。如果說它是兩物,但泥團其實就是微塵累積而成。如果說它是一物,但它們卻是兩個形體。所以泥團與微塵本質上雖然相同,現象上卻有差別。又譬如金了做成了任何器皿,器皿的作用性質不同,而並不失去金子原來的性能。由這個譬喻,你可以瞭解現識所起的現量境,一轉而引起分別事識等的作用,都是如來藏識(阿賴耶識)真相轉變的轉識所形成的。如果如來藏識和轉識等的形成作用,根本是兩回事,那麼,就不應該認為如來藏識就是轉識等的因子。如果認為不是相異的,那麼轉識等所形成作用的現象滅了時,如來藏識也就跟着滅了。事實上,轉識之間,有變化壞滅的跡象,但如來藏識的自相,卻是不滅的。要知道所謂諸識滅者,不是如來藏識的自相消滅了,只是轉識業相的流注現象滅了。如果如來藏識自相也會滅的話,那麼如來藏也便是有生滅的了。果真是如此,那就等於外道們的斷見理論了。”

 

心得:

佛講得有道理。在進入相滅的狀態之前,的確會觀察到流注心的現象。流注心止息,自己就進入了相滅的狀態,而這狀態的確是藏識未滅的狀態。想要達到這樣的觀察必須依靠禪定力。隨時修行,隨時印證,就會發現楞伽經所言不虛。但是沒有禪定經驗很有可能會覺得這都是大妄語,我要根據我的經驗說不是這樣,楞伽經所言是禪定狀態得到的現象,誠非虛言。

 

這樣的修行經驗與我在基督裡所體驗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基督徒很強調一切倚靠神,但我覺得那是針對這個世界上所能獲得的物質或成就而言。因為一切都是流注的,所以可以設想有大能的神可以改變這流注。我曾經到其他靈界扮演類似神的角色,我很惡劣,颳起大風戲弄海上的船隻,或許那也是我的幻覺也不一定,不過我想或許有神能改變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吧!只是神平常也是尊重自然運行的規律而不隨便干涉,也沒有必要去干涉。

 

再說回到那現象的流注,我覺知但是無法去改變那流,或許那流動就是所謂的業力也不一定。流動的力量很大,人類都生存在那流動中。生存在流之中的人覺得流是真實的,但跳脫了那個流來觀察感覺就像人觀察河中的生態一樣。說是幻覺也不對,因為它存在。從佛教的觀點或許會覺得生存在那流注中是痛苦的,但我看眾人都相當投入。我覺得宣傳解脫或不解脫比較好很沒意義,因為那就是憑個人喜歡。我喜歡什麼狀態就待在什麼狀態就好了,其他人的選擇干我什麼事呢?

這樣說或許有人覺得我只是自了,但這樣的想法就是我的個性,無所謂好不好,我也不在乎評價。

 

寫這些只是發抒對識的流注的觀察而已,沒有其它的意思。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When you believe

Many nights we pray
With no proof anyone could hear
And our hearts a hopeful song
We barely understand

Now we are not afraid
Although we know there?s much to fear
We were moving mountains long
Before we know we could

Oh yes,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Who knows what miracle
You can achieve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In this time of fear
When prayer so often proves in vain
Hope seems like the summer birds
Too swiftly flown away

And now I am standing here
My heart?s so full, I can?t explain
Seeking faith and speaking words
I never thought I?d say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They don?t always happen when you ask
And it?s easy to give in to your fear, ohh
But when you?re blinded by your pain
Can?t see your way safe through the rain
Thought of a still resilient voice
Says love is very near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how you will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Just believe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Just believe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我的人生沒有偶然》書摘:擴展「關鍵成長路徑」

《我的人生沒有偶然》書摘:擴展「關鍵成長路徑」
 
這是幫助人積極面對人生的指針
 
勝間和代的書《我的人生沒有偶然》第二章提到「關鍵成長路徑」這個概念。她說「因為未來是以過去的努力為基礎,並據此產生機率分布。因此,機率 分布是往上或往下,可以透過某個明確的目標或是正面的思考態度,將結果引導致往上提升的方向。」這個觀點與我長期以來的觀察不謀而合。如果一個人心中常存 有這樣的概念的話,那麼他每天應該做的事就是思考,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如書上所言,使用決策樹的方法每天朝目標做出許多決策,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如 何做正確的選擇,讓自己能夠朝著目標前進。
 
「即使是從相同的起點開始,由於每個決定都不同,會使每天要決定的事與未來的部分重疊,而逐漸改變自己的人生。」所以轉運的重點就是「將無意識、潛意識的處理過程化為個人實力。」
 
「任何一點點的行動差異,對未來會有很大的影響。」(混沌理論)
 
心得:設定目標需要「看穿本質的能力」,否則目標設定錯誤了會走很多冤枉路。我提供我訓練「看穿本質的能力」的方法。我是藉由大量的閱讀有關策 略思考的方法的書來學習。讀了書之後試著將自己學到的方式應用在周遭發生的事件,例如看到某個新聞事件就要想如果我是當事人我該怎麼做,然後再藉著事件的 發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同樣的方法在閱讀如歷史或其他書籍時也可以應用。當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困難,因為你會覺得「資訊不足」。但是放眼人生,在資訊不 足的情況下需要做決策的狀況總是比資訊充足的情形多出很多。所以,要將資訊不足視為常態,而不是當做拒絕決策的藉口。另外,提供一個我常應用的觀點:「一 天之中若沒有發生問題才是有問題。」沒有問題通常都是因為觀察或思考怠惰,因為沒有「完美的狀態」,所以有問題才是常態。這樣,不要產生對「沒有問題發 生」的不切實際的期望,可以幫助人正面且積極的面對人生。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成功沒有偶然(我對預言的驗證心得)

自己的努力應該比求神拜佛優先


所以不要將求神拜佛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商管女王勝間和代說:「只要透過習慣和訓練,任何人都可以將運氣化為實力。」




抓住機會就是展現實力。我們無法掌控未來命運會賜給我們什麼樣的機會,但是我們可以在平時就做好準備,到時機會一來才能準確的抓住。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有時會夢見未來將有什麼機會,她告訴我,然後我追蹤。有時我發現預言沒有實現是因為我 到了那個機會點時,我沒有去做會讓事件實現的關鍵步驟。有時是因為我臨時改變主意。有時是因為我的一時疏忽,所以那可能會有的沒有落入我的手中。但是,我 不覺得可惜,因為經過我的驗證,機會會不斷地出現。(所以其實我不需要預言)可能有些機會不是我所愛的,我就放掉它。如果是我想要的,我必須做的就是盡力伸手抓住。在這過程中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的實力。我每天不斷地積累。舉例來說我知道讀書一時間不會有成果,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只要一直累積(可能長達數年,當然是方向正確的累積),成果會在有一天突然爆發,在旁人眼中看來就如同是我的幸運。


 


其實「成功沒有偶然」,因為要成功有一半是實力決定的。所以不要靠求神拜佛來求取成功。那些成功者通常都不會告訴你他們私下努力了多少,只會告訴你成果而已,這是在閱讀那些人的故事時需要注意的。


 


回到開頭,習慣和訓練是基礎。這是只要有計畫和毅力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事。不要為自己找藉口,配合PDCA,啟動成功循環,你會發現你在旁人眼中越來越「幸運」。(其實很多人說你幸運是因為他們嫉妒)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這次不談理想,只講實際

目光只向著自己,是因為太痛苦。我見過一些人,他們在一段時間內遭遇了接連的打擊,或長久的不幸,想哭可是沒辦法哭出來。對於這樣的人,要求他們把目光轉向是不可能的。首要之務,應該是想辦法陪伴或幫助他們走過這段痛苦。
 
要求他們想著離苦的要領:放下,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例如談過戀愛的人就懂,當突然的失戀打擊來到的時候,理 智告訴自己的,在那樣的感情衝擊下都僅止於知道,而不及於行動。我知道許多人在平常時期都是能講出個大道理的人,但是用最簡單的檢驗方法:當您發現自己領 到重大傷病卡的時候,您還能保持冷靜並平和的接受嗎?
 
平時萬全的準備和努力的修行其實也是有個小小的希望,那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能順利度過。也希望在面對過去的創傷時不再有後悔和苦毒,能以感謝替代。修行的目的別講得有多崇高,先看看自己如何面對難關吧!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夢幻

末學前幾天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末學因為他人的言行感到生氣,但這 時末學突然在夢中神智清醒,想說這是夢我生氣做什麼,然後夢境就漸漸消散了。我或許沒對人說過,我每夜的夢境都是有人監看的,為的是防止我靈體隨意出遊, 也順便看看我在夢中的行為。如果是非量境界那當然不能代表我,但如果我是有意識的在夢中行動,那麼那些場景可以很適當地測驗出我是個怎樣的人。所以每晨清 醒之時,就是我檢討的時間。
 
不知諸位有否讀過圓覺經,其中佛陀對普賢菩薩說:「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末學是想指明一個疑惑:我做的夢和在這個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件有什麼不同?我在夢中也覺得夢是真實的。在夢中的反應與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應和感覺是相同的。所以說人生如夢幻有一點道裡,因為夢境,所以我才會有自己已經百死百生的感覺。
 
所以,在這網站上發生的種種事,在我看來也如夢幻一般,正是修行夢幻觀的好道場。我不是個不認真做夢的人,我其實是連作夢都相當認真的個性。只是我會時常想起圓覺經那四句話:「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皆是因緣聚合,無常而已。這樣想,可以一邊認真的做夢,一邊保持清醒的覺知。其實所謂的修行也只是在學習如何時時刻刻保持那個覺知而已。能時時刻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離心靈的自由就更進一步了。我想,只有維持心的自由,我才會是個快樂的人。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修行的目的?實現願望?

修行的目的是需要好好思考的。是為了離苦?還是自己有現實的願望要實現呢?
 
為了離苦,就照佛的說法去實行就可以了。
 
如果是為了世俗的願望,那麼持咒或向神求是一個輔助的方法。但是並不是求了就一定會實現,因為大家想要的東西就那些,而世界的資源又如此稀少,是需要競爭的。所以不如求:對自己最好的境遇和結果吧!
 
當然,自己的努力配合也是重要因素。聖經中的尼西米建造城牆也是邊禱告邊動手籌建,可沒有光憑禱告城牆就自動建好這種事。根據尼西米記,實現願望的要訣就是:禱告、親自動手、然後邊動手邊等待邊禱告。所謂天助自助者也是這個道理。

我不為持咒法門背書

持咒法門我是不背書的,我只說Alan那是善靈。我很久以前持咒並沒有良好反應,反而招引外邪。我當時並沒有考慮以咒制咒,而是果斷地放棄持咒法門。
 
持咒會不會得到幸福?我只能說,如果一個人不針對真正的問題去改善(例如:生病要看醫生。家庭問題要學會人際技巧,去諮商。),自己不肯付出改變的代價,而只想一切照原樣,然後只靠念念咒來改善的話,幸福可以說是緣木求魚。
 
念咒久了是有可能得到神通的,問題是得到了神通能做什麼?得到了神通既有的問題就會自動解決嗎?舉例來說,如果國考想考上,該做的事是去讀書, 不是把時間花在持咒。但如果是想超度冤欠,那持咒或許有一點道裡。不過我們基督徒跟很多沒有信仰的人是不管冤欠這種事的,還是活得很好。
 
Alan的菩薩是不是真是地藏或文殊,其實佛菩薩的名字就指是一個代號而已。這個世界上稱自己是文殊或地藏的靈多不勝數。真要說的話,都是奉那名號而已,就像是發公文署名的一定是機關首長,但是寫公文的不一定是署名者。
 
至於苦海還願人的書,我的建議是不要去助印,真的要看去借免費的就好。諸佛菩薩傳咒語時可沒說要人花錢給特定的人印,況且那些咒語大多是大藏經 已經有的。如果真的要持咒,貪多嚼不爛,咒語東念一種西念一種,沒有定力,哪會有效果。總要先一門深入練習,有足夠的定力再說換別的咒語。沒有定力,念什 麼都效果有限。有定力,隨便念什麼都可以。(現在以我的定力,要念咒是沒問題,不過我不修此法門。)
 
 

適當的的壓力是精進的表現,不是揠苗助長。

如果要以種田為喻,秧苗種下了,農夫也要顧田秧苗才會生長得好。如果農夫完全不去照顧,或照顧不得法,那麼要結穗就只能看天 了。因為您傾向佛教,所以我以佛教的方式說明。最原初的佛教分析起來,是釋迦牟尼佛經由修行證道後,發現的證道方法加以系統化傳布。所以佛教的禪定等修行 就是指這一系列嚴謹的修證方法(如果你對方法有興趣可以讀清境道論或摩訶止觀)。修行是要講究方法按部就班的,如果不講究方法,那只會走很多冤枉路。

再說開悟,雖然說自證自得。但真開悟的感受和朦朧中覺得自己開悟是差很多的。就算開悟,也只是修行的開始,並非結束。許多禪宗的祖師大德修行了 很長的時間累積了想開悟的急迫感,在壓力之下,被師父一點,頓時擺脫意識拘限,根塵盡消,才真開悟。那些祖師大德都很精進的研究教理與修行(範例可參考指月錄或高僧傳),而精進是必要過程,沒有說輕輕鬆鬆,呆呆每天吃飯打掃然後開悟的。

適當的的壓力是精進的表現,不是揠苗助長。
 
 

啟動成功循環(修行之路)

PPlan--找出問題,開始計畫


D(Do)--實行


C(Check)--檢討Do發生的問題


A(Action)--依照檢討的結果實行大規模的變革


P(依照著P-D-C-A循環下去)


 


PDCA已經是管理學上的老方法了,它對於改善事務威力強大不可否認。我在自己的各項事務處理上都盡量的採用這個方式。好處是我覺得自己是持續進化的。


 


因為這個網站的性質,我就以修行為例好了。


 


首先,要先徹底的檢討自己的優缺點和生活處境,列表寫下來,然後選出這一次的計畫要改善的點。接著,就這個點尋找出適合的修行方法。這個步驟最重要的關鍵是對自己誠實。


 


接下來,實行上一個步驟決定的修行方法,定一個期限,期限到了就要檢討效果。


 


第三個步驟,檢討修行時發生的問題。如果是時間不夠,不能之以恆,那麼就要參考時間管理技巧的資料(寫出來很長,請讀者自行搜尋)。這個階段還要比較修行前和修行後的差異。如果差異是正向的,那麼就繼續這個修行。如果是負向的,就找出原因,再決定改善計畫或放棄這種修行。


 


第四個步驟,依據上個步驟的檢討結果所訂出的計畫,徹底的在生活中實踐。接下來,就找出下一個要改善的點,然後再從步驟一開始。


 


後,修行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所以不要好高騖遠,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確實前進,不要因為覺得離目標很遠就 放棄自己手邊能做到的小小改善。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對自己誠實以及行動力,無論是用在工作、學習還是修行都是很有效的。我一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在天使的每 日強迫檢討之下達成的。如果身邊沒有天使,那麼找一個人幫忙監督也是具有同樣的效果。事實上,我把這個方法推薦給我的朋友N後,我們兩個就組成了這樣的團隊,所以我們在生活上連戰皆捷。說到這裡是說,不要輕忽誠實檢討的效力,不要怕在他人面前沒面子或丟臉。知道有缺失而不去改善才是真丟臉,這是我的想法,與版友共勉。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Old Letter VII,神的愛不同於人的愛

Hello


我的導師常常提醒我,神的愛與人的愛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學習神,不要學習人。


在神的愛之中,首先我們要知道,神一開始決定救贖罪人時,並沒有向罪人要求奉獻什麼給祂。祂的愛是無條件的,只要你能相信這件事,祂的救贖就會在你的心中起奇妙的化學作用。


祂的愛改變了我,因為祂先愛我,所以我從一個冷漠的人變成一個學習祂愛人的方式的人。祂的愛之下充滿了自由,祂不要求我什麼,只要我不作惡事。祂讓我隨著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想做的事,鼓勵我、支持我,使我內心平安。祂也沒有限制我只能讀祂的經或只能接受祂的價值觀,祂讓我自由接觸,再教會我思考和選擇。


所以,愛人也當如此。如果愛只是佔有或整天黏在一起,那只是礙。是一個人無法獨立的證明。神希望我們的生活是獨立而自由的,祂也希望我們學會祂的愛跟完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與依賴的感情對抗,但是我的導師提醒我,不要依賴、也不要讓人依賴。愛的目的是使人學會獨立和堅強、是使人人格成熟,也是使人擁有神的性情,並在將來與祂一起享受祂國度的美好。


我一直相信只有與人格成熟的人相處在一起才能得到心靈的最大滿足,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該學習。其實,如果心靈曾經從佔有性的愛中解放,然後進入神的愛之中,就不會想再被束縛了。自由的空氣很美好。同樣的意思,以佛教的相近概念來說,就是不執著、放下,然後給你跟他的心靈真正的自由。根據我的理解,佛不是沒有愛,祂只是沒有佔有性的愛而已,否則祂就不會留在地上說法49年了。無論是基督徒或佛教徒,都不應該將人的愛與神的愛混為一談,就是不要用自己的私愛去類比神的大愛。如果只是用自己佔有性的感情去想像神的愛,那麼修行是會越修越痛苦的,因為執著性的私愛是一個死胡同,它不會導向靈性的真正自由。


 


Best Regards


 


Mikaela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YouVersion,好用的聖經軟體(for iphone, Android)

YouVersion.com開發的聖經應用程式,有多種中英文版本,而且還有語音。有智慧型手機又對聖經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試試看。這個軟體新年期間可以下載有授權的離線版新譯本中文聖經。我很推薦新譯本,我覺得要看懂的可能性比和合本大很多。


不過這個軟體在中國大陸無法連線。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我為什麼覺得神存在


我為什麼覺得神存在?

 因為我心中有出人意料的平安。在我沒受洗前,我嘗試了一些其他的信仰,包括禪修和持咒。但那並沒有讓我的心中感到平靜安詳,或許是那時候的我對所謂的佛理和實修沒有跟上,所以我沒辦法體會平靜的感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兩個基督徒,他們問我想不想認識基督?我就問他們,信了之後心中會有平安嗎?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會的,這正是我們的特徵,從神而來的平安是真實的。」於是我思考了一下,我想,我的內心正徬徨憂傷,不知為何他們看起來如此平安和喜樂?所以我決定下一個賭注,反正就算沒用也只不過是現在的樣子,但如果是真的,我就會像他們所說的「有從神而來的平安在我心中。」

 於是我接受初信課程然後受洗。受洗的感覺很奇妙,當我從水裡出來時,我就感到平安充滿了我的心。我賭贏了!而這平安,除非我偏離信仰之路(曾經有一陣子被從前的道友拉回去),否則不會失去。而這平安的感覺成為我信仰的指針,只要失去平安我就知道我又錯了。我無法用邏輯論辯去證明神存在,只能憑我內心那平安的感覺,相信聖靈是神差派的保惠師,指引我走正路。因為聖靈,所以我認為有神,而且我不會離開這個信仰,因為它很真實。

 開頭同樣的問題,我問過一個朋友。他到印度去為NGO服務,到印度後不久,孟買出現了恐怖攻擊。因為他是外國人,所以印度警察要他待在旅館房間內不能出去。他就這樣被關了一週。他說:「當時,國內很多人都要我回去,可是,我內心湧現的強大平安讓我覺得我可以繼續待在印度,不會有危險。所以我在房內唱詩禱告,就這樣度過那危險的時期。」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只是幸運沒受到危害。但我要說的重點在於他跟我一樣心中都有來自神的平安做引領,這是個人與神的交通,也是基督徒的特質。所以我問他:「你覺得有神嗎?」他說:「是的,經過印度之旅,我讚美神,感謝祂護庇我,引領我。並且,看了印度教徒的樣子,我慶幸我早已經認識真神。」

 我以詩篇73:28做註腳。

「對我來說,親近神是美好的,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我要述說你的一切作為。」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楞嚴經部分心得(3)End

引用經文:楞嚴經。原文如下: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唯。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祇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祇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


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日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心得:


這一段是在說,要得到解脫時,該從何著手。佛先用把長巾打結的方式告訴阿難,人的本性就像長巾,而六根的纏縛就像那六個結。本性是一樣的,但是結沒解開時,終歸是凡夫一個。


 


那麼,結從何解起呢?根據本經接下來的段落,方法很多,但是最好的是耳根圓通法門(文殊師利菩薩的說法)。也有另外一種是禪宗的「無心」的方法,但本經未提,所以暫不深入介紹。我現在只大致的說,如果沒有那條長巾的概念呢?會變成什麼樣子?這請讀者深入思考吧!當然,如果無法得出答案,那不妨回到我之前的心得簡介的聲音修法,慢慢觀察研究。


 


阿難發現這些結結成的先後順序不同,所以無法同時解開,必須次第進行。我們對付自己也是一樣,先從六根中的一根做起,等人其中一根做得到了,再把方法推演到其他五根上,這樣就完成了。所以楞嚴經請了尊者們開示他們種種不同的修行法,但原理其實都是同一的。懂了一種修法就能懂別種,剩下的只是實際修行時,選擇從哪入手的問題。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意思就是要人對症下藥。每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就要應用不同的方法。遇到困難時也要適時懂得該用什麼藥對付困難。當然,不是教人換來換去,選定一門方法就該立定腳跟,勇往直前,因為一門深入才容易有成就。只是偶爾需要一點彈性而已。


 


本系列的導讀到此結束,希望能引起讀者對楞嚴經的興趣。感謝各位不厭其煩的收看。末學就此下場休息。


人無法靠天性滿足律法的全部要求


引用經文:羅馬書第七章,原文請見以下連結:


解經:以下引自每日解經叢書


保羅很少寫得像這段經文這樣的困難複雜。陶德講到這段經文說,當我們研究這段經文時,我們必須試行忘記保羅所說的,找出保羅的意思。這段經文的基本思想是依據法律的準則,死亡毀滅了一切的約據。保羅開始提出這真理的例證,他欲用這榜樣作為在基督徒身上所發生的表象。依照羅馬法或猶太法,只要一個婦人的丈夫活, 她不能與另外一個男人結婚。如果她這樣做時,她就是一個淫婦。不過如果她的丈夫死了,這婚姻的約據可以說是取消了,如果她喜歡,她有自由和任何一個男人結婚。從這種看法,保羅可以說我們是嫁給罪;罪為基督殺死;所以現在我們有自由嫁給上帝。沒有疑問的,這是保羅開始所要說的。不過在這幅圖畫裏,又來了律法。保羅仍然可以把這件事很簡單的說明,他可以說我們嫁給律法;律法為基督所作之工死了;現在我們有自由嫁給上帝。不過,他很迅速轉換了他的筆鋒,突然改變了他的畫像,這是我們對律法死。那怎樣會如此呢?藉洗禮,我們參與基督的死。那意思是我們既然死了,便解除了對律法的一切責任與義務,有自由可以再嫁。這一次我們所嫁的並不是律法,乃是基督。當有這樣的遭遇時,基督徒的服從,並非順服外加於人的律法條例,乃是我們的靈對耶穌基督內心的皈依。

保羅把人的兩種不同的景況,作出對照──沒有基督和有基督。在我們認識基督之前,我們努力奉行律法。這是我們『屬肉體的時候』。保羅所說的肉體並非指血肉之體,因為血肉之體與人相連,直到他死的時候。在人裏面,有一種吸引罪惡引誘的力量;這是人導致犯罪的橋頭堡,保羅稱它為肉體

肉體是遠離上帝的,人的本性也是上帝所不予支援的。保羅說當我們人的本性,得不到上帝支援的時候,那律法在實際上引起了我們犯罪的念頭。保羅說這句話的意義是甚麼?好多次他想,律法使人犯罪,因為一件禁止的事,會引起人的好奇心,吸引他犯罪。如果我們沒有別的,只有律法,我們就在罪的掌握之中。

於是保羅轉而論到人有基督的景況。當一個人把與基督聯合支配他的一生時,他並不歸服一部成文的法典,它在實際上可能引起犯罪的意念,他乃是在他的心靈裏皈依耶穌基督。不是律法,而是愛心,為他一生的動機。愛心的激勵,使他能做律法的制裁所無能為力的事。

心得:

人單憑著律法(戒律),雖然理智知道要遵守,但常有做不到的時候,所以保羅才說:「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第18節)有時,律法讓你知道什麼是不能做,但是人有個天性,就是會想去做被禁止做的事,藉此獲得快感。所以,單憑人的天性和自律並不能讓人完全遵守律法的要求。這時,基督帶來了解決之道。就是藉由基督的愛和聖靈的引導,讓我們能發出愛心,以愛的力量來達到不為惡的要求。這就是保羅在本章說明的要義。

補充:
(1)這是一種交託法門。將自己的心交託給神(佛教徒就是佛),正確的思惟神(佛)的心與愛並讓它滲入自己的心底,藉以轉變自己原有的本性(習氣),自然就能達到律法(戒律)的要求。如果不小心犯了罪,就回到神面前悔過,再度思惟神的愛,痛改前非,將自己從罪中釋放,重新開始人生。(佛教徒就是執行懺法,請自行選用自己喜歡的儀軌。)

(2)約翰在聖經約翰一書一章67節的觀念中,堅持要與上帝有團契,因為祂是光,就必須在光明中行,如果他仍行在沒有基督的人生道德倫理的黑暗裏,他就不能有那團契。這正是在這好幾世紀以前,舊約說的話,『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參照二十726)。凡欲與上帝有團契的人,必須有良善的生活,以反映上帝的良善。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先完全,才可以和上帝有團契;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各人都將關在門外。不過其實在的意思是在他的一生中,常注意他的這種責任,努力以求完成,如有失足的時候,立刻懺悔。他永遠不會想,罪是無關緊要 的;他愈近上帝,就愈覺得罪的可怕。(本段同樣摘自每日解經叢書http://www.edzx.com/chajing/New%20Testament/62%201John/62ET01.htm


(3)大意是說:在某些情況下,禁止一件事,會讓人更想去做那一件已經被禁止的事。這樣,本來那個人沒有想到要做那件事,卻因為律法有那樣的規定而知道有那件事可以做,然後就故意去做以得到「違反律法的快感」,這時,作者就認為可以說是律法引人犯罪。他這麼說是為了說明舊約聖經中的律法主義並不能使人達到美善的要求。只有靠著人心裡的愛,因為愛,自動自發的做好事。而不是硬性規定應該做什麼。這就是我說過的「心思澄淨,自然得戒」的聖經解釋。而基督徒的信仰中認為「我能愛人,是因為神先愛我」所以「愛」才會牽扯到神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