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流水般的人生

最近讀了《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裡面有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條奔流的溪,溪裡的種種,都會隨波向前流去。」(Life is like a stream which drags along all the material it can find.)

這句話讓我想到楞嚴經裡面佛問波斯匿王的典故: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甯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知汝身中有不滅耶?」

人生就像是那條奔流的河水,但是在變化不息之中,在我們身上仍是有那點靈知是不變的。面對人生,我知道我身周的一切,包括我的身體心靈都不斷地在改變,想抓住什麼都抓不住。但在這一切變動之中,的核心的那點知覺卻一直都是存在的。或許有人會說這就是「我執」吧!但我覺得略有不同,箇中情形很難用言語說得明白。或許該說雖有「我」,但不「執」,所以不是「我執」。

我旁觀人生,卻又是個參與者。我看自己彷若旁人,卻又享受參與的過程。我的心抽離,卻又身處其中。有種隔離於世的感覺,卻又身處紅塵。我的身心藉由萬物而成立,但我又覺得自己是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我是我,卻又不是我。


我知道一切都會改變,卻又想抓住什麼。最後只好說服自己至少能留下回憶、經驗跟智慧,而其他的事物就像流水,終究會過去。把想留下的事物深深地記在心裡,但又能記得多久呢?回到靈界,又經過千百年的時間,這裡的事大概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吧!為自己設下目標,試著提起勇氣克服問題與障礙,大概就是我的生活方式。雖然無法留下什麼,但至少在這過程中我要對得起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